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9-17

在山竹下的中美貿易戰……

  政治一日都嫌長,貿易戰亦然。執筆之時,「山竹」壓境,中美貿易戰已經翻了幾個回合。加上美國中期選舉迫近,特朗普欲向國人顯示自己實力強大,搞定墨西哥及加拿大,「中國不遠矣」;於是繼早前宣布會向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後,特朗普再「口頭加碼」,揚言擬向額外2670億美元中國貨徵稅。

 

中美貿易戰已經翻了幾個回合。(Lightspring/shutterstock.com)

 

  不過目前除了已於7月6日生效的500億美元關稅清單外,中國及香港的實體經濟暫時未有重大影響。中國也不示弱,尋求反制,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投訴,擬就美國未遵守反傾銷稅裁決(中國於2016年勝訴),向美國施加每年70億美元報復制裁。

 

  9月12日,傳媒報道美國已向中國發出邀請,擬於數周內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中方亦已確認收到邀請。這場無煙戰爭要打到甚麼時候,仍未可知。特區政府不能掉以輕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已表示,將於本月底率領商界代表團訪問華盛頓,希望保障港商權益。

 

香港需自保

 

  社會上有聲音擔心香港會成為中美貿易戰的棋子甚至犠牲品,我認為不會。香港太細了,美國可直接向中國施加數以千億計的關稅,何需擺弄香港,中國就更加不會「擺香港上枱」。不過,香港不能放軟手腳,至少要懂得自保,避免殃及池魚。

 

  我在9月初到北京參加「史丹福中國經濟論壇」(Stanford China Economic Forum),席間,曾於克林頓政府出任副助理國務卿的謝淑麗女士(Susan Shirk),和我討論了兩點。

 

向美國申明香港的經貿獨特地位

 

  首先,謝女士指出香港官員去美國,想見甚麼人?目標是甚麼?香港想得到甚麼?

 

  謝女士曾經是美國主管台海事務的最高級官員,是真正的中國問題專家,我認為她的提問十分合理。我告訴她,香港必須提醒美國,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始創成員,是單獨的締約方。根據世貿協議,香港在經貿方面享有不同於中國的待遇。美國向中國開列關稅清單時,不能殃及香港。

 

  因此,我認為香港官員到美國,至少要拜會美國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美國商會等等代表,向他們傳遞兩個重要訊息。

 

一,正如上文所述,申明香港的獨特經貿地位。

 

二,申明美國在香港有重大商業利益。香港與美國是百多年的商業互惠夥伴,大量美國公司在香港營運,不論服務業、農產業、製成品等等,美國對香港有長時期貿易順差。美國必須珍惜,不能輕易破壞這關係,否則對美國經濟也沒有好處。

 

  事實上,美國商界對特朗普打貿易戰反應強烈,在8月底舉行的關稅聽證會上,400多家美國企業紛紛抱怨關稅增加成本,美國將自食其果。Apple、Dell、Intel、Whirlpool、Carrier及Fitbit 等不同界別的企業持續向華府施壓,這也是華府遲遲未有進一步「攻擊」的原因之一。

 

提防美國的「香港之友」

 

  此外,謝女士提醒我,政治上,香港必須提防美國那些所謂「香港之友」(Friends of Hong Kong),他們往往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胡亂發表評論。

 

  我十分認同她的看法。在中國急速崛起下,美國對香港「分外關心」,特別是香港的自由、人權,更是美國的「關注重點」。然而,處理過香港經貿事務的官員均明白,很多美國國會議員並不理解「一國兩制」,並不理解香港,發表評論往往基於自身利益。

 

  例如共和黨參議員馬克羅.魯比奧(Marco Rubio)及湯姆.柯頓(Tom Cotton)便草擬了「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企圖取代自1992年起實施的「香港政策法」(US-Hong Kong Policy Act 1992),主張懲罰損害香港自主權及自由的中國或香港官員等等。這些「香港之友」的政治基心昭然若揭,他們愈「關心」香港,對香港的損害可能愈大。

 

  故此,香港官員赴美,必須游說真正熟悉香港事務的官員、國會議員、意見領袖,甚至智庫、學者、傳媒,向他們解釋香港近況,確保特朗普這場中美貿易戰,不會殃及香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葉劉的地球儀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山竹 #特朗普 #中美貿易戰 #特首 #貿易談判 #葉劉淑儀 #美國 #中國 #美國中期選舉 #選舉 #關稅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