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9/05/2023Text: Helena HauPhoto: 官方圖片

大館展覽「希望」: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混合人工與自然的奇思異想,是動搖最根本的人性?

  繼去年的夏季展覽「潛入你眼簾——皮皮樂迪.里思特」後,大館日前再次迎來另一個矚目展覽——「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Hope - Patricia Piccinini)。用矚目來形容,相信不算太誇張,因為Patricia Piccinini的作品,看過後,必定在腦裡徘徊好一陣子。

 

  Patricia Piccinini出生於1965年的非洲,在1972移居澳洲。她的作品呈現方式十分多元,包括雕塑、裝置、繪畫、攝影、錄像等,主題圍繞一貫以來的三大命題——自然、人類、科技。而這三大命題之間的組合,如人類與自然、自然與科技、科技與人類,卻延伸了許多不同面向的課題探討。

 

  這次展覽是Piccinini於香港的首次個展,展出的作品超過60件,而最衝擊思緒與視覺的,少不了那一個個以超現實手法所呈現的雕塑。看著這些作品,讓人不期然想起一些關於超越自然和物種的電影,如《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邊境奇聞》(Border)以及《羊懼》(Lamb)等,而當中的人與非人生物的倫理關係成為最大的道德批判,而亂了物種的不安最終能歸於平靜?

 

  Piccinini以超現實手法、混合多種元素所呈現的雕塑作品中,也存在是否討好的面向與質疑。以最直觀的視覺來判斷,便是作品中是否存在於接近人類特徵或靈長類動物特徵的元素,如作品《懶蟲》(2018)、《庇護所》(2022)、《祭品》(2018),儘管是超物種的想像,但清晰的五官、平和的表情、互相依偎的關係,配合人性的命名,讓這種不知名的物種變得沒那麼有距離感。其中,《祭品》是一件可觸碰的作品,觀者可伸手撫摸這個有著刺猬形態,卻沒有尖刺觸感的物種,細膩且柔軟的毛髮讓人止不住觸碰的慾望,而一種既真實又陌生的感覺充斥在每次觸碰中,而在每次觸碰的過程中,作品也會逐漸受損,呼應其名稱,也巧妙回應最真實的人性。

 

《懶蟲》

《祭品》


《祭品》是一件可觸碰的作品

 

  Piccinini的作品也反映了人類的一些作為——因自身利益,讓地球、環境、動物陷入了危難之中。但藝術家並沒有用過於指責的手法去表達所想,反而以溫柔一面呈現人類與這些不知名物種/混種生物的關係。在作品《聯繫》(2018)、《親屬》(2018)、《無懼深度》(2019)、《幼苗》(2020)中,便可看到非人類生物照顧人類孩子的畫面,藝術家嘗試解構「人與動物本質上截然不同」的刻板印象,同時探討生物科技的出現與發展,模糊了自然與人工的界線。

 

 《天野》

《聯繫》

《無懼深度》

 

 

 

  隨著改變物種DNA的技術出現,爭議也隨之引起。在《當她睡時》(2021)中,藝術家所呈現的混種生物以已經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曼尼亞虎)為藍本,回應科學家正著手研究如何將已滅絕的袋狼帶回地球的舉動,對倫理意義提出疑問。延續科技與基因改造的議題,作品《清潔工》(2019)和《一起平安》(2022)中,均呈現了生物與人工的結合,如前者是海龜和人工造甲的結合,殼甲上設有兩個真空吸管,用以清理海洋垃圾;而後者則是穿山甲和如汽車堅硬般的外殼所結合,以回應因貪其鱗片而大量殘殺與走私穿山甲的行為。作品看似以保護之名,但實質卻是在控訴這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命名更是諷刺,讓人直視問題根源。

 

 

《一起平安》(2022)

 

 


「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日期:即日至9月3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星期二至日)
地址:大館賽馬會藝方
票價:現場及網上售價不一,查詢請按此處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Artcation #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希望 #展覽 #藝術展覽 #Patricia Piccinini #Hope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