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一萬蚊點使】年輕人的理財第一課 消費玩樂Staycation情報
投資篇:善用1萬元長線投資 步向財務自由
從《iMoney》讀者調查可見,有三成受訪讀者表示將會儲起1萬元備用,當中有18.5%是18至34歲的人士,23.5%是35至44歲的人士。對於這一群正值黃金年華的讀者,與其將1萬元儲在銀行戶口,不如將這筆錢用於投資,尤其是長線作一些穩健投資,財務自由之路隨時由此開展。
揸中行8年賺逾8成
在政府今年2月宣布全民派錢1萬元的時候,財經博客止凡接受本刊訪問時建議年輕人,若沒有應急需要,不妨用1萬元作投資,感受長線價值投資的威力。他介紹了另一位財經博客「自由一千萬」在2011年11月政府派發6,000元的時候,特地用6,000元買入2,272股中國銀行(03988),而且每年也在博客上更新這6,000元投資的表現。在2019年底,中行的股價升幅加上8年的股息收入,讓這6,000元變成了今日的10,825元,增長約80.4%。
中行的股價表現向來落後其他內銀股,買入8年,至去年底股價只是上升了27.2%,這位博客也自言揀錯股,不過中行每年派息約5厘,尚算不俗,8年來共收股息約3,190元(已扣除中國股息稅),由於中行派發的股息是人民幣,近年人民幣貶值也令其股息「縮水」。
揀股不要單看股息
如果買入其他股票,又會如何?假設投資者在2011年11月底、政府派6,000元的時候買入一手股票,持有至今年6月底。若果大家買入的是騰訊(00700),2011年11月30日收報145.2元(2014年一拆五後,股價調整為29.03元),今年6月30日收報498.6元,持貨8年,股價已大賺1,617%。不過騰訊股息不多,持有8年多每手僅收息2,554元。
相反,若果買的是匯豐(00005),2011年11月30日收報57.45元,今年6月30日收報36.2元,持貨8年股價上輸了37%。不過靠「食息」仍力保不失,當年買一手匯豐,至今可收息30,512元,計及收息的總回報仍有16.8%。
由此可見,若大家拿著1萬元作長線投資買股票,不能單單看股息——不少人認為要財務自由,就是要選擇股息最豐厚的股票。其實,投資者也要衡量公司股價的增長潛力。譬如買港交所(00388),若在2011年11月底買入,其時股價為122.3元,至今年6月底,股價收報330元,上升了169.8%,計及收息的話賺幅更升至204.5%。大家不妨找尋一些增長與派息俱佳的股票。
年輕人的1萬元理財課
政府今次向年滿18歲的合資格香港人派發1萬元,對於年輕人,突如其來的1萬元可以是天堂,也隨時可能走進地獄!若年輕人收到1萬元便胡亂花費,更不小心「用凸」的話,隨時變成綿綿不絕的信用卡帳單,令自己債台高築。相反,若年輕人收到1萬元後,利用這筆錢學投資,或可開啟自己的投資之門,增進理財投資智慧,為未來的人生打下基礎。
學習正確投資心態
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見圖)提議年輕人,若本身不急於用錢,不妨考慮買一些穩健的龍頭公司,例如港交所、騰訊、阿里巴巴(09988),藉參與市場學投資股票。「美團(03690)就唔太建議,因為未賺錢,而且個價高咗啲。」這些公司1萬元不能買得到一手,因此為人父母可以資助子女,年輕人也可以跟朋友夾份買入。他又補充,這幾隻股票現在未必是買入時機,因股價已升至不便宜的水平,年輕人宜等股價回落才買。
而更重要的是,年輕人要學習投資的正確心態,而非投機的賭博心態。李兆波分享自己早前教一位年輕人買股票的故事,數個月前受疫情影響,市況低迷,這位年輕朋友打算入市,在李兆波的提議下,年輕人在198元買了100股阿里巴巴,並定立止賺目標價213元。這位年輕人買入後1個半月,阿里巴巴已到達213元,年輕人也遵從當初定下的目標價,在213元沽貨。
投資成果需要等待
這次小試牛刀的買股經歷,讓這位年輕人學到幾個正面的投資做法。首先是選擇穩健的龍頭股,「即使(跌市)鎖死咗都唔怕,係閒錢可以等佢慢慢上返來,因為跌咗都唔緊要,這些龍頭股會上返來,最緊要等好時機買入。」李兆波強調,最緊要是動用閒錢投資,可以定立較長的投資期,選對增長型股票,等待到好時機入市的話,數年間回報倍增也不奇。
其次是讓年輕人知道投資成果要等待,「投資要取得合理回報,時間要夠長,去收股息兼資本增值。投資要有等待嘅心態,即刻要成果嘅係賭博!」
他認為今次年輕人收到1萬元,也可以找一些穩健的股票作投資,目標投資期為半年至1年,成功將1萬元增值,屆時才消費會更開心,「最唔好嘅心態係,今次天降橫財即刻用咗佢。除非本身要找數(欠款),否則唔使太快用咗佢,投資增值,等機會,等收成。等候好緊要!未來成長做生意,升職加薪有時都要等。」
第三是這次投資,幫助了這位年輕人建立投資信心,知道做足功課揀股,等待一下,可以得到不錯的回報。「年輕人聽冧巴,短線炒一兩日就唔健康,就算短炒贏咗,但投資態度唔正確,到第時出現股市大動盪,都會經唔起風浪。」
造定存?抽新股?買iBond?
對於鍾情收息的朋友,或會將1萬元用於敍造定期存款。對此,李兆波並不太贊成,皆因近期港元定存息口愈來愈低,定存1年亦普遍只有1厘左右。他建議「食息族」不妨等iBond(通脹掛勾債券)。政府在今年2月預算案已宣布會重推iBond,李兆波估計若iBond息率有3厘,一年收息300元,好過做定存。
據統計處的公布,今年4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9%,5月則按年升1.5%。有銀行經濟師則預期,全年通脹率有會在2%左右。
此外,近期港股再掀起一輪抽新股熱潮,不少投資者均希望藉此「刀仔鋸大仔」,不過李兆波提醒,新股未必隻隻得,尤其是一些重磅新股已上市,傳下一輪來港的新股市值「幾億到十多億元,唔係龍頭公司」,故投資者要小心。
轉載自: 《iMONEY智富雜誌》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