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24 15:46

【人行操作】人行媒體:LPR報價並不必然需要掛勾MLF利率

  人民銀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今日發文講解6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何「按兵不動」,當中提到,雖然不少專家把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不變視為LPR本月不動的原因之一,但有業內人士提醒,LPR報價本身並不必然需要掛勾MLF利率;也有研究建議可參考國際經驗,探索將類似SOFR等市場基準利率作為浮動貸款的利率定價基準。
  文章表示,LPR是金融機構對最優惠客戶的貸款利率。理論上,金融機構可結合資金成本、風險水平等多種因素形成對最優惠客戶的貸款利率,並基於一定公式形成LPR報價。由此可見,LPR報價本身並不必然需要掛勾或參考MLF利率。當前,受多種因素影響,銀行自身的LPR報價並不完全真實準確地反映其實際最優惠客戶貸款利率,這在發達經濟體金融機構推動LIBOR改革前也存在類似問題。
  實際上,MLF利率與LPR調整步調並非完全一致。2021年12月,MLF利率沒動,1年期LPR利率下行5個基點;2022年8月,MLF利率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則下行15個基點;2024年2月,MLF利率並未調整,但5年期以上LPR下降25個基點。
  文章引述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人行行長潘功勝昨在陸家嘴論壇上提到,「未來可考慮明確以央行的某個短期操作利率為主要政策利率」,以及「持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明確提示市場,未來宜進一步淡化LPR與MLF利率之間的關係。文章又引述業內人士稱,未來改革方向應努力生成一個借貸雙方都覺得公平的報價,並以此作為貸款定價參考。
《經濟通通訊社20日專訊》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人行操作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