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寫 | 上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吸引外資持續流入
今年以來,國家在政策層面頻繁表態支持外資在華投資,致力於營造更加開放和友好的營商環境。多家在滬外資企業近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完善是他們持續在華投資的重要原因。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不僅促進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長期發展,也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德國科技巨頭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徐大全表示,知識產權保護是技術型外資企業在華持續投資的根本,希望中國在這一方面能繼續加大力度,因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他強調:「博世在中國的銷售佔據整個博世集團約20%,顯示了中國市場對博世的重要地位。中國市場是博世集團不可或缺的市場,博世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我們不會放棄。」
過去十年,博世在中國市場累計投資了近500億元人民幣,尤其加大了在電氣化、自動化以及互聯網方面的投入。
對於藥企來說,知識產權保障,尤其是專利的保護,可以確保研發成果不被他人輕易複製或模仿,激勵藥企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新藥研發。英國藥企阿斯利康中國及亞洲知識產權總顧問徐鋒就表示,阿斯利康在中國的發展與中國知識產權系統的完善相輔相成。近些年,由於產品專利得到了有效保護,阿斯利康不僅把生產線從海外轉到中國,還在青島、無錫等地投資建廠,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生產規模。
阿斯利康中國及亞洲知識產權總顧問徐鋒表示,由於產品專利得到了有效保護,阿斯利康不僅把生產線轉到中國,還在青島、無錫等地投資建廠,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他提到,2022年阿斯利康增資1.8億元在中國建設該糖尿病領域藥品生產線,從境外生產轉到國內生產;2023年,又增資1.9億元建設相關藥品新生產線,持續引入藥品核心技術;同年,阿斯利康增資7億美元建立青島工廠;今年,再度增資4.75億美元建立無錫小分子藥物工廠。
拜耳中國知識產權副總裁劉紅強同樣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衡量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特別是對於醫藥企業,如果沒有專利保護,就壓根沒法生存。有了良好的知識產權制度的加持、藥企當然會繼續或者加大投資中國市場,積極研發新藥,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截止今年2月,拜耳在中國的全球研發中心已經向中國引入了19款新藥,共計36個適應症。與此同時,拜耳健康消費品計劃今年在上海投資2000萬歐元,設立中國合作創新中心,以加速創新研發出更多適合中國消費者的自我保健方案。
拜耳中國知識產權副總裁劉紅強表示,拜耳健康消費品計劃今年在上海投資2000萬歐元,設立中國合作創新中心。
對於近年上海知識產權領域的發展,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余晨表示,加大對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上海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對中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過去3年,上海知識產權局累計辦理涉外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逾60件,查處涉外商標侵權違法案件逾1000件,並將近100件外資企業商標納入上海市重點商標保護名錄。
撰文、拍攝:經濟通駐上海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