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1/09/2012

美國高失業 結構性或周期性?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失業率在8%以上高企是美國社會的頭號問題,香港與美國隔著太平洋,港人可否只是隔岸觀火,對此事不加理會?

 


  這不是最聰明的取態。港人雖然不能改變美國的政策,但香港實施聯繫匯率,本意是把香港這艘小艇放在美國這艘十萬噸巨輪之上,從此平平安安不怕風浪,怎料誤上賊船,這船還是漏水的。美國的高失業率逼得聯儲局想爆腦也要把它推低,QE3會推高物價,此點爭議不大,但它真的能降低失業率嗎?

 

貨幣政策 非靈丹妙藥


  按現時聯儲局聲稱的政策,每月對貨幣基礎增加400億美元,失業率不跌至低位,絕不停手;港人要知道港元匯率如何,通脹會怎樣,有多少錢湧入買樓買股,便惟有盯著美國的失業率。


  貨幣政策素來都是經濟政策中極重要的一環,搞得不好,可出現上世紀30年代般的大蕭條。佛利民是貨幣主義者,但他卻不斷提醒我們不要把貨幣政策當成是靈丹妙藥,無所不能。假如高失業率只是周期性的現象,貨幣政策可以十分有效,但假如這是結構性的問題,貨幣政策卻是無能為力了。究竟美國的高失業是周期性的還是結構性的?


  所謂結構性失業,一般是指長期性的,或是指經濟結構中已產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從此世界不再一樣。例如勞工所擁有的技能或教育水平已不能滿足勞工市場的需要,或某些重要行業已變成夕陽工業等等。在失業率升得很高的時候,社會中容易出現一種聲音,經濟已出現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在2003年夏天,香港失業率升至8.7%,唐英年當上財爺後,也公開說過,他相信自己不會有機會見得到失業率回落至4、5%以下的水平,他當年顯然是認為香港的高失業率是結構性的。


現有數據 難斷定答案


  高失業是結構性的還是周期性的,不是拍拍腦袋便可斷定,也不是我們發揮想像力,用即食麵的方法搞出不同「理論」不同解釋便可確認。唯一能說明真相的,只能靠實證研究發掘出的證據。我是一個實證主義者,堅持經濟理論要建基於真實世界的證據,對社會及政治問題,我取態相同。對閉門造車面壁構建出來的各種「理論」或甚至是陰謀論,無論他們聽起來如何「似曾曾」,甚至邏輯完整,只要它們沒有堅實的證據,我認為也是毫無價值。可惜港人對科學方法的重要性認知不足,經常用陰謀論自己嚇自己,自尋煩惱。


  不要低估美國人,他們的學術界做事縝密,QE3推出之前,已有多篇有關上述問題的實證研究出現,這些研究,包括伯南克本人的研究,大都發現美國80年代初及現在的高失業率並不涉及任何重要的結構性轉變。經濟復甦是很慢,但並無證據顯示其勞工市場受制於結構性失業,因此貨幣政策仍可能有效。至於會否有些結構性變化正在緩慢出現,現有數據未能反映這些變化,我們現在不可能回答這問題。


轉載自晴報http://skypost.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對美關稅措施實施反制,同樣加徵34%關稅,據報亦不會批准TikTok分拆出售。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7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ET發表於 2012-9-23 05:48 PM
  • #8
  • 可惜石油是用美元結算,各國央行儲備也多是美元,美元需求大,狂印也無問題。如美國偏幫日本,中國應該停買美債吧!

  • 引用 #7 scl 發表於 2012-9-22 10:41 AM

    一定是結構性,美國人的生活文化之禍害,看來將會要以戰爭來解決,世界為美國埋單呢!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cl發表於 2012-9-22 10:41 AM
  • #7
  • 一定是結構性,美國人的生活文化之禍害,看來將會要以戰爭來解決,世界為美國埋單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uperherodad發表於 2012-9-22 10:08 AM
  • #6
  • 我個人認為美國的失業率不是太高,因為美國的失業金不是小數目,又可以取成大半至一年左右,所以很多人失業後,根本沒有去找工作。

    真正受到嚴重影響的只有幾個行業,如汽車製造和房屋買賣,和幾個城市如 detroit。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ho_am_I發表於 2012-9-21 11:37 PM
  • #5
  • 姑勿論高失業率是結構性或周期性, 其實美國政府可以做更多事去鼓勵美國企業聘請更多美國人工作: 請更多美國人工作可獲得額外免稅額, 以優惠價錢賣/租地予企業開工廠(企業必須承諾請某一百分比的本地人工作), 提倡高增值/有創意的行業, 鼓勵美國人用回本地貨等等, 總好過只推出 QE3 和買債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李仔發表於 2012-9-21 03:18 PM
  • #4
  • 高失業,是因為低息,社會沒流動...工人,不能流出...
    先想想十多年前的香港,十多厘息,當時好多職場的人,都可以選擇退休, 因為當時只果你有300萬,你一年存息都有30萬,比你工作還要多..有好多人,老公死左,筆保險分十二期放銀行定存,利息夠食夠供樓.. 要記得,這是十多年前.
    十多年前今日.利息是零. 結果係:唔敢退休, 那管你有幾多錢...
    你見到某高官戀棧權位到日日入E院都唔退, 好多公司都一樣,應退的,不肯退...
    高層不退,中層冇位上,更加不退,沒利息,窮的會更窮,焗住要打工...想工作的人多了,失業便高,人工便低..
    相反,如果依家有10厘息..第一,我收息都多過我份人工..我以上的人,至少有一半會退休..我也會..想工作的人少 了, labour supply 減少, 人工上升,
    現在,labour supply 根本上太多,低息,迫了很多本身可以不工作的人出來工作了..
    社會流動也慢了, 工作 incentive 沒了...工作地方開始單向的壓迫慢慢轉為博奕的環境..資方同勞方的博奕..
    下一個十年,應該會有更多員工篤公司的情況發生..沒法子..過去扭曲太大..我一代的學生 ,是不明白為什麼有文革,一面倒說紅衛兵不好的..不過,現在也開始變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ongminn發表於 2012-9-21 11:42 AM
  • #3
  • The size of Hong Kong economy is too small when compared to U.S., thu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estimate the Hong Kong unemployment rate a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an change vigorousl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etong50發表於 2012-9-21 11:07 AM
  • #2
  • Professor,

    唐英年在2003年夏天,諶香港失業率升至8.7%,唐英年當上財爺後,也公開說過,他相信自己不會有機會見得到失業率回落至4、5%以下的水平,他當年顯然是認為香港的高失業率是結構性的。其实佢冇錯 , 因為當時未有自由行 , 以自由行前的经济结構, 香港失业率真係好難下跌至 4-5% ; 其後中央落實自由行 , 自由行改變了香港的经济结構 , 才領到香港失业率跌至今天的 3.2% ,

    唔好意思 , 捉左你字虱 , sorry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