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9/10/2018

「明日大嶼」願景的財政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林鄭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我十分支持,但社會也有部分人持反對意見(在今天的香港,我們會為此而奇怪嗎?)。反對意見中,有部分其實不難解決,但也有一些是充滿民粹色彩、毫無根據的政治口號,拿不出似樣的論據時,只是說一聲「我不信你的說法」而已。這是倒退到科學革命以前蒙昧年代的思想方法,普通香港人有此想法不足為怪,但專業的評論人也不肯去梳理證據,便是失職了。

 

反對口號充滿民粹色彩

 

政府建議在東大嶼海域填海建造人工島。(資料圖片)

 

  民粹口號中有一句是此願景有如「倒錢入海」,這是完全荒謬的說法。我的資深讀者都應知道,我一向反對政府擴大開支,胡亂花錢,政府開支最好控制在GDP的15%以下,若因人口老化而做不到,也應盡可能把開支壓在20%以下,我對大派福利造成免費午餐的心態,素來不會支持,但我們要注意,政府開支除了規模是否過大外,也要問句這些錢用來做甚麼?是消費了耗掉了,還是用來投資,以增加未來的資源?若是用作有不錯回報的投資,效益大於成本,只要現金流不出現問題,那便與買入外匯儲備並無本質上的分別,現在付出了,將來可收入更多,「倒錢入海」一語只會是經濟文盲才會用。但「明日大嶼」真的是高效益的願景嗎?

 

  這問題若要有精準答案,自要等待政府得到立法會同意撥款作研究後才可回答。但我們只要憑著普通的經濟常識和已知的數據,亦可知道填海造地絕對「有得諗」,因為它的成本效益是十分明顯的。

 

  政府初步估計填海加基建要4、5千億或以上,我們就當它是5千億吧。填海要多少錢?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說是每平方英尺約1,000元,團結香港基金的顧問報告認為是約1,300元,發展局的估計據說是1,300至1,500元。我們先假設這是1,500元吧。要注意,這是以今天的價格來算,將來會有通脹,但10多年後收穫期的地價也高於今天,所以收益一樣上升,成本與收益的比較都用今天的價格作標準並無問題。1,500元1英尺,1,700公頃的填海便大約是2,744億元了,這是未加上基建交通等項目的。

 

  這麼大規模的填海成本有甚麼參考指標?最接近的應是機場了。20多年前建成的1,248公頃的機場大約有940公頃是填海而來的,今天建三跑要再填海650公頃,而「明日大嶼」計劃第一期先建1,000公頃,其餘的700公頃以後才建,由此可知,其填海規模與機場幾乎一樣。當年1,700億元足以填海及建設整個交通設施,但年代久遠,我們不應以當年成本作參考。但第三跑道仍在建設中,填海650公頃及附設要求極高的機場基礎設施(大樓、鐵路與跑道)總成本是1,415億元。「明日大嶼」的面積是三跑的2.62倍,若按此比例作參考,「明日大嶼」的填海與基建成本便是約3,700億元。政府考慮建設接駁到港島區的地鐵及另外的一些大橋與公路,並非是複雜的工程,而且中部水域是淺水地帶,平均水深8米至12米,並無特別理由認為成本會超出很多,政府說的5,000億元已留有餘地(當然都是以今天價格計算),不用無中生有誇大為過萬億元。

 

將帶來萬多億社會效益

 

  人工島的效益有兩盤帳要算,一是社會效益,二是政府庫房收入。政府建議在島上建公屋28萬所、私人樓宇單位12萬。假設私人樓宇每單位土地價值是400萬元(比今天價格是低得多),公屋是200萬元(公屋的土地一樣有社會成本),那麼可供建私宅的土地共值4,800億元,公屋土地值5,600億元,合共10,400億元,再加上起碼值幾千億元的商用樓宇、辦公室、道路、康樂運動設施的用地,萬多億元的社會效益是走不了的。

 

  政府庫房收益卻要減去5,600億元公屋土地的一部分,但不用全部減去,因為島上建了這麼多公屋後,可部分減低其他地區建公屋壓力,騰出的土地可賣出作其他用途,增加庫房收入,七除八扣,政府收入應在萬億元左右。可否收入更多?不易,因為公屋是香港最大福利項目,這計劃等於政府付出了幾千億元作福利,社會效益沒有損失,但庫房自有損失。若政府或社會認為不應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搞福利,降低公屋比例便可。

 

  有沒有更廉價得到土地的方法?也許有,填海也絕非土地供應的唯一來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不是另有17個選項嗎?但正如上周我在本欄提到,只要涉及私有產權問題,獲得土地必然涉及漫長的討價還價甚至司法過程,社會要付出的成本與時間絕不便宜,政府如果用公權力收地,引起的社會矛盾與司法問題也會後患無窮。但如果有填海造島大量供應土地這一招,卻可「倒逼」農地擁有者參與土地共享計劃。

 

  篇幅所限,下周再討論如何回應一些較合理的質疑。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生死教育 | 禮儀師分享對生死的看法,修復遺體同時其實是修復家屬心靈► 即睇

我要回應16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4 07:38 AM via mobile
  • #17
  • 那些不同意我所説的人,請移步至盛衰關鍵的
    理性思維對待發展 「明日大嶼」助港人安居樂業。
    那相片不是有陽光與海灘嗎,又有大厦,那些大厦的電費會平嗎?

  • 引用 #16 johnsonwslee 發表於 2018-10-22 02:33 PM

    咁我攪錯咗,原來人工島起來比人嘆冷氣,咁嗰啲電費是不是叫政府埋單。一蚊雞咁大把的電費,駛唔駛政府比咁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2 02:33 PM via mobile
  • #16
  • 咁我攪錯咗,原來人工島起來比人嘆冷氣,咁嗰啲電費是不是叫政府埋單。一蚊雞咁大把的電費,駛唔駛政府比咁無面呀。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2 02:22 PM via mobile
  • #15
  • 如果人工島起來給人享受陽光與海灘,邊度有人會走去嘆冷氣,咁奇怪?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10-22 12:23 PM
  • #14
  • by the way
    政府左手殺校,右手增加教育开支!
    左手唔知右手做緊乜,冇眼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10-22 12:17 PM
  • #13
  • 自己問題自己解決,這是最基本的道德!
    综援公屋福利,敗壞了做人的道德!
    是大建设?大白象?大黑洞?那要睇妳點樣控制這個大魔怪了。

  • 引用 #2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8-10-19 01:07 PM

    "因為公屋是香港最大福利項目,這計劃等於政府付出了幾千億元作福利,社會效益沒有損失,但庫房自有損失。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8-10-22 12:09 PM
  • #12
  • 若果在一個沙漠起樓,有沒有人買?

    你的例子真係好好,大嶼海域填海建造人工島,等於沙漠起樓;

    在夏天最熱的時間,中午12時至2時,在新機塲能道行一轉,能做到嗎?

    唔....,在新機塲能道行一轉,應該唔得,

    但我冇你咁儍,我坐喺機場大樓歎住冷氣睇你行,你問我得唔得,就真係要睇你能不能做到儍上腦嘞?

  • 引用 #8 johnsonwslee 發表於 2018-10-20 07:34 PM

    回覆 曲院風荷 我看到的所謂數據,我看不出它有何根據,一樣是推測,我想請問你,你有否想過若果在一個沙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morgan發表於 2018-10-21 11:18 PM
  • #11
  • 劉德華 : 200萬港人多謝你 !
    來源:香港網
    公屋申請30萬,居屋申請26.5萬,4人家庭計共有200萬港人等上樓,200萬基層市民正租住劏房!他們受盡地產霸權的壓榨,地產霸權捐錢給所謂環保人士,以虛假的保護環境為理由,反對填海,反對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反對收回棕地、反對開發郊野公園,無視香港人住屋的迫切需求,無視香港人的悲慘現況,想港人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為奴,為地產商打一世工。

    是你劉德華,站出來為200萬等上樓港人發聲! 為香港基層市名納喊! 香港網代表200萬等上樓港人多謝你! 700多萬香港人支持你! 全球16億華人支持你! 你住豪宅,關心200萬租住劏房香港基層市民,你頂住地產霸權僱用的打手對你的圍攻,你才是真正的香港人! 你是香港的驕傲 !

    回望10月14日反對填海遊行,組織者收了地產商的巨額捐款,充當地產商打手,炮灰,只有5800人上街遊行,相對200萬等上樓的港人,反對者只佔少數,微不足道。

    東大嶼填海5千億元,土地收益1萬億,填海後可賣地,收回相當於成本幾倍的收入!明日大嶼不止可以增大儲備,同時還可以解決100萬香港永久居民的居住問題,可以建成新中環( New Central ) ,新的金融中心,社會效益5萬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曲院風荷發表於 2018-10-20 09:47 PM via mobile
  • #10
  • 不敢.

  • 引用 #9 johnsonwslee 發表於 2018-10-20 08:13 PM

    請移步,至林奮强之盛衰鍵,我有三個意見。請多多指教。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0 08:13 PM via mobile
  • #9
  • 請移步,至林奮强之盛衰鍵,我有三個意見。請多多指教。

  • 引用 #7 曲院風荷 發表於 2018-10-20 06:25 PM

    請移步至林奮強之"盛衰關鍵"; 10.18.之"理性思維-----"一文. 有詳情,有理據分析.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0 07:34 PM via mobile
  • #8
  • 回覆 #7 曲院風荷


    我看到的所謂數據,我看不出它有何根據,一樣是推測,我想請問你,你有否想過若果在一個沙漠起樓,有沒有人買?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夏天最熱的時間,中午12時至2時,你在新機塲能道行一轉,你能做到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曲院風荷發表於 2018-10-20 06:25 PM via mobile
  • #7
  • 請移步至林奮強之"盛衰關鍵";
    10.18.之"理性思維-----"一文.
    有詳情,有理據分析.

  • 引用 #5 johnsonwslee 發表於 2018-10-20 02:34 PM

    若是用作有不錯回報的投資,效益大於成本,只要現金流不出現問題,那便與買入外匯儲備並無本質上的分別,現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0 03:24 PM via mobile
  • #6
  • 回覆 #2 GreatChinese


    大中華
    你查一查香港有多少名人,高官,議員曾經都是住公屋長大,有一些更忘本,過橋揪板,你知不知道是那些人?去質問他们以前拿了那么多福利,現在不準其他人攞福利,公平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0 02:34 PM via mobile
  • #5
  • 若是用作有不錯回報的投資,效益大於成本,只要現金流不出現問題,那便與買入外匯儲備並無本質上的分別,現在付出了,將來可收入更多。

    有什么收益,作一些給我們看看。賣地嗎?如果樓價跌,地價會高嗎?1997年樓市爆破,之后地價多少?


      這問題若要有精準答案,自要等待政府得到立法會同意撥款作研究後才可回答。

    就是説你現在不知道啦。

    政府初步估計填海加基建要4、5千億或以上。填海要多少錢?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說是每平方英尺約1,000元,團結香港基金的顧問報告認為是約1,300元,發展局的估計據說是1,500元。

    若果我説到現在你們都在斷古,不過份吧。因为你們根本完全不知道。若果我説是無價,肯定比你們凖,因为我不知道,而且預多比預小好,是否更合理?

    今天建三跑要再填海650公頃,而「明日大嶼」計劃第一期先建1,000公頃,其餘的700公頃以後才建,由此可知,其填海規模與機場幾乎一樣。

    起機塲和起高樓大厦是否一樣,地基會不會不一樣,填海費用會不會一樣,我相信你不知道,我認為起高樓大厦,要求一定相對地高。不説了。你所説的全是猜测,又没有數據支持,會不會誤導讀者。我建议你問一問土木工程師或相關資深人員,有充足的數據支持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sonwslee發表於 2018-10-20 01:20 PM via mobile
  • #4
  • 人工島無價

    相信我們都很清楚,近年所有大型的基建,有那一次香港政府不向立法會追加撥款。有那一次香港政府的估算是正確的,他们常常推説因为這個原因,那個理由。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估算已经是順風順水,若果突然遇到大問題,例如超級颱風,有可能造成他们施工時很大的捐失,或某一些地段的土質問題等等。工程一定會遇到或多或小,或大或小不同的問題,足已使費用增加。香港政府能夠預算這些费用嗎?

    最重要的是,現今的基建公司,不斷傳出問題,是不是要清楚了解什么原因,否则將會是另一個悪夢。

    現在香港政府説,只是基建已经要花幾千億,仍未計算起樓的费用。若果在陸地任何一个地方,這幾千億是完全不用浪费,只要選擇一些接近現有的運輸基建便可。

    有心人時常提出星加坡有很多土地都是填海得來,可是他们可以問一問星加坡政府,若果星加坡政府有得選擇,他们會不會只是填海造地。香港既然有得選擇,為何不優先考虑陸地?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10-19 01:08 PM via mobile
  • #3
  • 不是大白象,而是大黑洞!

  • 引用 #2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8-10-19 01:07 PM

    "因為公屋是香港最大福利項目,這計劃等於政府付出了幾千億元作福利,社會效益沒有損失,但庫房自有損失。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10-19 01:07 PM via mobile
  • #2
  • "因為公屋是香港最大福利項目,這計劃等於政府付出了幾千億元作福利,社會效益沒有損失,但庫房自有損失。若政府或社會認為不應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搞福利,降低公屋比例便可。"
    可惜福利是毒引,越吸越多,惡性循環!
    有經濟效益變成沒有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