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 發布時間︰2021-03-18

    就身處外地港人子女未能趕及回港,恐因長期離港而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一事,林鄭指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你認同林鄭的處理方法嗎?(946人參與)19

    投票已經結束

    投票結果 (946人參與)

    • 贊成,情況複雜宜個別酌情處理
      • 61%
    • 反對,個案式處理人力時間成本太大,效率低
      • 11%
    • 反對,宜為情況定期限,如疫情過後
      • 26%
    • 無意見
      • 2%
我要回應19

延伸閱讀

版主留言

    發表於 2021-3-18 04:02 PM
  • 昨天(17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間,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問及根據《入境條例》附表一第7段,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在不再通常居於香港後,有連續36個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將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他關注在疫情下,不少身處外地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子女,未能趕及回港,而被取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希望政府能保留他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林鄭月娥回應說,疫情製造了各種過去未見過的現象,她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特區政府要想方式解決受影響市民所面對的困難,入境處處長會按個別個案酌情處理。

    不過,有評論員指這種「逐一個案審視」方式審查牽涉大量人手及成本,而且「酌情體恤」指示不清。既然今次是客觀環境回不了,可考慮請示中央暫時擱置這個條例,待疫情過去就可恢復,既方便港人又有效率。

    就身處外地港人子女未能趕及回港,恐因長期離港而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一事,林鄭指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你認同林鄭的處理方法嗎?
    發表於 2021-3-18 04:02 PM
  • 昨天(17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間,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問及根據《入境條例》附表一第7段,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在不再通常居於香港後,有連續36個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將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他關注在疫情下,不少身處外地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子女,未能趕及回港,而被取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希望政府能保留他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林鄭月娥回應說,疫情製造了各種過去未見過的現象,她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特區政府要想方式解決受影響市民所面對的困難,入境處處長會按個別個案酌情處理。

    不過,有評論員指這種「逐一個案審視」方式審查牽涉大量人手及成本,而且「酌情體恤」指示不清。既然今次是客觀環境回不了,可考慮請示中央暫時擱置這個條例,待疫情過去就可恢復,既方便港人又有效率。

    就身處外地港人子女未能趕及回港,恐因長期離港而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一事,林鄭指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你認同林鄭的處理方法嗎?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kapsangza發表於 2021-3-22 02:07 PM via mobile
  • #20
  • 美國無論怎樣硬銷牠的民主制都無用,一場新冠肺炎,導致五十萬美國人喪生,美國至今沒有一個政府官員下台,沒有一個政府官員講過一句道歉,充分暴露美國制度的腐敗。

  • 引用 #15 Freemanchina 發表於 2021-3-21 12:18 PM

    Totally agree! 民本 is the end (ultimate objective) whereas 民主 is just one of the means to ach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arey1發表於 2021-3-22 12:35 AM via mobile
  • #19
  • 美國很自由平等, 和George Orwell 說的 Animal Farm 不大分別, all peoples are equal, but the whites are more equal than the others!

  • 引用 #17 11仔 發表於 2021-3-21 05:28 PM

    美國非常民主的 Black Lives Matter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11仔發表於 2021-3-21 05:38 PM via app
  • #18
  • 美國沒有種族滅絕 ,

    美國原居民本來有幾千萬人,現在還有幾十萬那什多......

    美國沒有種族滅絕......

    中國就差了,

    將千五萬左右的新僵人,滅絕到二千多萬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11仔發表於 2021-3-21 05:28 PM via app
  • #17
  • 美國非常民主的 Black Lives Matter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reemanchina發表於 2021-3-21 12:23 PM
  • #16
  •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楊潔篪金句T恤手機殼熱賣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 today:「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日前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的嗆聲,成為內地網民熱捧金句,被印製成T恤及手機殼在淘寶網出售。

    在網店出售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短衫T恤,有平有貴,一般由39至60元人民幣(約46至72港元)不等。除了「中國人不吃這一套」8個大字外,還有「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以及英文「stop interfering in China’s internal affairs」的字句。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reemanchina發表於 2021-3-21 12:18 PM
  • #15
  • Totally agree!

    民本 is the end (ultimate objective) whereas 民主 is just one of the means to achieve that ultimate objective.

    When american way of 民主 fails to lead to 民本, it should be discarded like shixs!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he most superior wisdom in the world!

  • 引用 #12 逍遙子 發表於 2021-3-21 12:59 AM

    中國終於敢說中國話了 中美在阿拉斯加的2+2會談中,楊潔箎終於敢用中國話發言了,一向以來中國對美國說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reemanchina發表於 2021-3-21 12:09 PM
  • #14
  • 你認同林鄭的處理方法嗎?

    極度不同意!

    林鄭為官之道:欺善怕惡,親疏有別,形式主義。

    親者:權貴,黃皮白心,白皮白心。
    疏者:平民百姓,升斗市民。

    結果:官官相護,政策離地,資源分配不均,親者多得政策優惠。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21-3-21 01:19 AM via mobile
  • #13
  • "香港再因循下去"

    政府係沒有對外公佈「酌情標準」i.e. sole discretion of 有關公務員當然「因循下去」的做法,又即係「心領神會」上司的諗法

    唔講咁複雜啦 ^o°
    即係同「 劉 利 群 」,林鄭月娥,陳肇始班官字班子「有相同理念」的申請者子女,你話酌情體恤放水的機會大唔大呢下? ^o^ 又或者理論吓咋,有冇人可以理論上用關係甚至$$$關係得到特別酌情呢下?

    法律第二
    林鄭第一
    萬歲萬歲

  • 引用 #10 逍遙子 發表於 2021-3-20 12:07 AM

    完全同意閣下所說! 這也是老問題。 趁現在國安法的發表,新的時代開啟,香港不能再因循下去。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1-3-21 12:59 AM via mobile
  • #12
  • 中國終於敢說中國話了

    中美在阿拉斯加的2+2會談中,楊潔箎終於敢用中國話發言了,一向以來中國對美國說話,說的雖然是中國話,但其實等於說英文,最令人生氣的一次,是溫家寶的發言,他向美國表示中國在走民主的路,而且會漸漸改進。這些中國話其實即是英文,因為明明遷就美國人的思想,奴才味十足,等於說美國民主,中國也走民主,不過目前還未能達到美國民主的水平,所以那次王亭之聽完之後,立即寫了一篇文章,說中國不要西方的民主,只實行中國的民本。只可惜當時沒有反應,現在中國脫貧,那就是民本,關民主甚麼事,中國那裏需要逐步改進民主。

    這次楊潔箎發言說,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有中國的民主,這就是中國話了,而且是王亭之第一次在網上聽到中國外交官說中國話。「中國的民主」就即是民本,民本思想非美國之所謂民主所能及,因為這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結晶,由孔夫子傳到現在,此實非美國之所謂民主能望其脊項。

    以後中國外交官對美國發言,都應該用這樣有骨氣的中國話,不可以用英文翻譯過來的淒涼中國話!

    2021.3.19.於王亭之專欄“坎坎胡“發表之最新文章。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1-3-20 12:07 AM via mobile
  • #10
  • 完全同意閣下所說!
    這也是老問題。
    趁現在國安法的發表,新的時代開啟,香港不能再因循下去。

  • 引用 #5 monboy 發表於 2021-3-19 03:32 PM

    這班人對香港從來沒有建設,跟本好多是新界移民,以經两三代人在外國出生和生活,拿香港身份証是回來拿福利和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1-3-20 12:02 AM via mobile
  • #9
  • 是啊,36個月都不回來香港,與疫情有何關係?
    香港的法律中,總有有關的規定吧?
    依法處理,沒有什麼中間地帶;更沒有什麼“酌情處理“!

  • 引用 #7 carey1 發表於 2021-3-19 11:17 PM

    連續36個月不回港,基本上和疫情無大關係,政府應依規矩做,除非有很好的特別理由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1-3-19 11:53 PM via mobile
  • #8
  • 根據《入境條例》附表一第7段,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在不再通常居
    於香港後,有連續36個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將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

    看到這樣的描述,不明白這些人既然入了他國之籍,需要忠於他國,
    卻又要緊張香港居民的身份。
    至於現居香港的港人外地子女,正如網友所說,何不等疫情過去再處理?
    記得好像香港派錢時,每次要多派100多億港幣,不僅是錢,政治上更多問題。
    這樣的雙重國籍法,希望中央政府正視,可否在國安法中或中國法律中,
    找到法律上的依據,早日解決這根本的問題!
    記得王亭之亭老很久以前就說過:中國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國內的漢奸問題!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最不缺少的就是那些“德高望重“的所謂高級知識份子,
    以媚外為一生目標。
    在中美經濟,軍事,文化...種種衝突中,破壞力最大的就是這些“道貌岸然“
    的文化漢奸!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arey1發表於 2021-3-19 11:17 PM via mobile
  • #7
  • 連續36個月不回港,基本上和疫情無大關係,政府應依規矩做,除非有很好的特別理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21-3-19 08:18 PM via mobile
  • #6
  • “林鄭指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

    酌情 = 高官自己友子女你懂的 ^o^ 會點酌情哈哈哈

    法律第二
    林鄭第一 ^o^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monboy發表於 2021-3-19 03:32 PM
  • #5
  • 這班人對香港從來沒有建設,跟本好多是新界移民,以經两三代人在外國出生和生活,拿香港身份証是回來拿福利和丁權,香港政府要正示這問題,不要再浪費宝貴資源,在這班人身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21-3-19 09:48 AM via mobile
  • #4
  • 既非中國籍
    又不再通常居於香港

    還厚顏無恥貪戀什麼中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21-3-19 09:35 AM via app
  • #3
  • 不明白為何政府會草草推出這個政策,朋友間也有很多子女滯留海外,不是不想回港而是回不了,白癡都明白應該待疫情過後才計算比較合適!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經濟通版主發表於 2021-3-18 04:02 PM
  • #2
  • 昨天(17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間,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問及根據《入境條例》附表一第7段,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在不再通常居於香港後,有連續36個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將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他關注在疫情下,不少身處外地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子女,未能趕及回港,而被取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希望政府能保留他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林鄭月娥回應說,疫情製造了各種過去未見過的現象,她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特區政府要想方式解決受影響市民所面對的困難,入境處處長會按個別個案酌情處理。

    不過,有評論員指這種「逐一個案審視」方式審查牽涉大量人手及成本,而且「酌情體恤」指示不清。既然今次是客觀環境回不了,可考慮請示中央暫時擱置這個條例,待疫情過去就可恢復,既方便港人又有效率。

    就身處外地港人子女未能趕及回港,恐因長期離港而喪失其永久性居民身分一事,林鄭指已要求部門首長酌情體恤及以個案式處理。你認同林鄭的處理方法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