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7/04/2016

城市遊牧民族的旅行箱

  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將會以全新的專欄名稱和大家見面,繼續和大家分享有關建築和設計的故事。 新專欄第一次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甚麼完成的設計案例,而是一個幻想出來的情節,但這個幻想卻又很大機會會發生。 

 

  今個月開始,我開始於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設計科任教一段時間。我想了一個十分「香港」的一個題目給學生們去嘗試做設計。基本的藍本就是以我們的城市香港作為背景。香港居住環境擠迫緊湊,生活開支高昂。購買市區一個少於200呎的單位,已經需要超過300萬元。就算是租住,每月支出也需要大約$12,000。所以我們假設,假以時日香港人再也不能負擔高昂的居住成本,並且只能夠負擔得起一個臨時租住的空間生活。住在一個地方幾個月後,就必須要移到另一個地方,繼續他們的生活。香港人,變成了一個個的都市遊牧民族。 

  正因如此,他們便開始設計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型行李箱,箱內藏了所有對主人日常生活重要的物件。可能是睡床、書枱、茶水間,或者是化妝間、音樂室、書室等。由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時,行李箱也跟著主人走。有點像一套日本漫畫裏面的主角需要將戰衣放進箱裏,並背著到處遊走。

  同學們需要自己準備一個劇本,設計角色及其角色的性格及喜好。然後便按照自己所選定的角色去設計一個屬於他/她的遊牧旅行箱。

 

  其實早於幾十年前,已經開始出現類似的個性化並可移動的多功能家具。例如由意大利設計師Joe Colombo設計的「Personal Container」,外表是一個普通的木櫃,內裡卻收藏了很多特色功能。設計以一個男士的日常生活作基礎,當需要用時張櫃門打開,內裡有書櫃、煙灰缸、黑膠機、領呔架等等,加一張單人椅便成為了一個男士專屬的小角落。時裝品牌Louis Vuitton亦曾經特意為管弦樂指揮家設計一個工作旅行箱,旅行箱能瞬間變身成為寫作地方。

 

  以上的情節看似是天方夜譚,但再細想一下確實有機會發生。當然,這個設計作業並不是要鼓吹不良的居住環境繼續出現,但是作為香港人/香港設計師,又不能逃避這個現象。同學們的作品將會於兩個月後面世,到時再和大家分享一下。

「Personal Container」by Joe Colombo

比「Personal Container」更早面世的Louis Vuitton「Stokowski Writing Desk Trunk」(1936年)是流動家具組合的雛型。

「Koloro-desk」 by Torafu Architects,設計概念為一個只屬於你的工具箱。小小的黃色木箱內有不同的小窗口,並相應用戶要求加設不同的功能及裝飾。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

Jazz Up Your New Year

You May Also Like
#建築設計 #Art & Culture #Travel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