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6/03/2018

對生命失去熱情,等於那時候就死去了

  今天介紹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段話: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生於1866年,1944年去世。法國著名作家、音樂評論家,為19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最著名的小說,是十卷本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描寫一個人的奮鬥,來對抗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衝突。亦寫下了3部他心目中「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年),《米開朗琪羅傳》(1906年),《托爾斯泰傳》(1911年)。

 

  前面所引的一段話,是對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主要概括。他們自上學到開展自己的事業,到二、三十歲就固定了自己的事業、婚姻、家庭的人生模式。這以後,就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機械地,甚至裝腔作勢地過日子。

 

  顯然,這種二、三十歲就固定了的人生,等於那時候就死去了,沒有新的開展,新的出發。但其實人生還有許多路要走,還可以有另一個人生,無論職業、愛情、家庭、朋友圈,都可以是另一個春天。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李怡 #Reading #thebeautifulsoul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