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Photo: 圖片由作者提供
「老老照顧」悲劇頻生!充當「鄰里支援啦啦隊」,別吝嗇一句問候!
壞消息,一宗也嫌多!83歲丈夫照顧85歲妻子,心力交瘁,逼不得已……
人口老化,雙老共住,老老照顧老老,或獨老自住,自己照顧自己,已成社會常態。每次悲劇發生,各界回響極大,但,之後呢?我們可以罵政府:安老政策落後、資源分佈不均、漠視業界需要等等,但,悲劇繼續發生。
老老面對的生活壓力,非比尋常!
因為身體機能與記憶力大不如前,易累多病甚至久病不癒,自己難受,又擔心連累家人,自憐自怨自責,負面情緒,不斷湧現。
因為退下火線角色轉變,無論在工作或家庭上,本來的領導地位,一下子消失,失落難受。
因為沒有收入,擔心有限的積蓄無法維持未來的基本生活,想到晚境凄涼,自然焦躁不安。
因為身邊老伴或老友相繼離世,社交圈子愈縮愈窄,孤獨無助,自感苟延殘喘,難以排遣。
重重壓力,環環相扣,糾纏不清,互為因果。
(網上圖片)
要改變現況,社會仝人,不妨多走一步,自告奮勇充當「鄰里支援啦啦隊」,為身邊有需要的老弱鄰居略作支援。
「鄰里支援啦啦隊」只是一個我隨意命名的身份,任何有心人,願意的話,隨時可以升任。
「鄰里支援」算不上是新概念,早於六、七十代,公共屋邨已設有互助委員會,此自發組織旨在促進睦鄰間的互助精神,從管理屋邨治安、改善環境衛生、爭取社區福利到籌辦居民活動等,事事關注。
猶記得當年色魔常於公屋出沒,夜歸婦女多由互助委員會的值班街坊陪伴上樓,送抵家門才安心離開。爸爸當時也是互助委員會的成員,下班回來無論多累,他還堅持當值,助人自助,因為那是我們的家,我們有責任守護它。
(網上圖片)
時移勢易,如今鄰里關係大不如前,尤其居於私人屋苑一族,住上十年八載也未必得悉鄰居姓甚名誰。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而採取的社交距離措施 ,令本來冷漠的關係更見疏離。
所謂「鄰里支援啦啦隊」,該如何進行?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大家每次面對老老,八卦一點、多嘴一點!
無論你是街坊住戶、屋苑管理員、酒樓侍應、雜貨舖伙記、超市收銀、街市檔老闆、巴士司機、還是公園清潔,早晚踫著老老,不要吝嗇一句「早晨」、一句「你好」,偶有遇見,也盡情閒話家常,談談笑笑。
老老無所求,就是怕孤獨怕寂寞,我們是誰,並不重要,內容說甚麼,也不重要,他們需要的是人氣和溝通。短短的三言兩語,對我們來說不過是一件小事,卻可能是他們整天的唯一生趣。
那不是誇張,調查顯示,不少獨居老老均有連續幾星期沒開腔跟人傾談的經歷。電影《Driveways》說著的,也是這樣的一種社會狀況,慶幸那獨居老老巧遇八歲男孩,二人從初相識到心靈相通,拍攝手法真摰平實,恰如你我生活日常。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正正因為電影這樣平常貼地的調子,令我難以釋懷。每一天,有多少孤單鬱悶的老老跟我們擦身而過,其中可能包括我們的父母。
我們都明白,生有時死有序,萬物皆有定期,作為「鄰里支援啦啦隊」,我們祈許,任何人在離世之時,心念滿載的,盡是美好回憶,而不是悲、怨、哀、怒。
我們留下來,因為我們愛這個城市,珍惜這裡值得我們珍惜的一切,為這裡多做一點,也算是一種自我慰藉。
【你點睇?】特朗普稱2月起或對從華徵收10%關稅,你認為中方應否作出強硬反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