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7-04

委以重任的孔子學院如何再出發

  5月26日,微信公眾號「今聞解讀」發表題為《美國下令60多所孔子學院全部停辦》的文章,隨後孔子學院總部發表聲明,稱此新聞純屬捏造,目前美國109所孔子學院全部運行正常,沒有一所關閉。不論消息真假,孔子學院確實在一些國家受到質疑,除了意識形態因素,孔子學院自身的運作模式也值得反思。

 

  中國的文化人一受傷,就會到老祖宗那裏尋找資源,結果發現孔子是我們共同維繫的一個紐帶、一個標識、一個招牌。

 

   其實世界各地都在推它們自己的「孔子學院」,像西班牙的賽凡提斯學院、德國的歌德學院、英國的文化協會、法國的語文學院。大家都在推,但是你看我們的形象,就是一個作揖行禮的老者,實際上西方人是看不懂你這個動作的。但是你看歌德學院在中國推廣德國形象的時候,它用的是歌德一個什麼形象?手裏拿一個手機,而且還是智慧手機,膝蓋上放了一個筆記型電腦,然後旁邊是一些經典古籍。這麼一個歌德,就是一個數碼化的歌德,這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形象語言。拿我們和別人一比,這裏邊存在巨大的反差。但有意思的是,其實現在德國大學裏的很多教授和學者是特別討厭用手機的。德國的教授,尤其那些哲學的、社會學的教授,他們會認為用手機是一種恥辱,是對他們的人格,包括他們生活方式的一種侮辱。但是在推廣他們的文化、推廣他們的語言的時候,還是用到了流行語言。

 

   而現在學者們對於孔子學院的評論是,它僅僅還處在教漢語和太極拳的階段。如果中國文化有「術」跟「道」的區分的話,那就是迄今為止,孔子學院還停留在教「術」這個技術層面上。湯一介就直接評論說,對於全球開花的孔子學院,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教語言,而文化教得太少。而且這些「術」,包括太極拳、漢語,都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我們就不太明白怎麼輸出和解讀我們自己的觀念,《孔子》這部電影對中國人都沒法傳遞這套思想。而孔子學院則是在對外輸出的時候也很失敗。你覺得,在美國能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呢?你想想看,如果美國要在中國建立「蘇格拉底學院」或者「林肯學院」,能做過新東方嗎?最簡單的例子,你去看看雅思考試,這個背後的機構就是英國大使館下設的英國文化協會,可是他們有自己去開辦甚麼「英國學院」嗎?沒有!反而在背後默默地支撐環球、雅思這類中國本土的英語培訓機構。

 

  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009年12月,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成效是吧?可是你知道真實的處境嗎?

 

  首先是成本,新華社報導說,每個孔子學院的成本就是10萬美元。換句話說,不算在中學裏開辦的孔子課堂,僅僅是孔子學院的成本就有2800多萬美元。在財政部網站中標公告中的「網路孔子學院網站」,中標金額則高達3520萬美元。

 

  但是平心而論,要是真能提升中國形象,促進中外交流,這錢花得也算值了。可是現在孔子學院在海外的處境卻非常尷尬。孔子學院主要就是在三個地方——東南亞、歐洲、還有北美。東南亞把這個當成了孔教,北美當成了情報機構,歐洲就完全沒當回事兒。

 

  東南亞一些國家對孔子學院存在著警惕和防備的心態。2008年,在越南國內就河內大學要不要建孔子學院引起了公開的大規模辯論。你知道為甚麼嗎?因為孔子學院在當地被視作「孔教」,而越南共產黨和越南政府對外來宗教組織的建設和傳播非常謹慎。後來雖然越南大學也達成了辦學意向書,可是越南教育部就是不同意,直到2009年,越南大學校長阮春旺當上越南教育部高管這事兒才定下來。孔子學院在印尼的處境更糟糕。為甚麼呢?因為印尼是伊斯蘭文化非常濃厚的國家。就算是萬隆瑪拉拿達基督教大學,作為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學也在教育部的嚴令禁止下,不得不停止掛牌。而瑪琅國立大學作為印尼教育部直屬大學,更是不肯掛牌。最後只能找個民間的雅加達漢語教學中心來掛牌。

 

  2008年,加拿大各大報紙均轉載了一則「驚人」的消息——「中國利用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籠絡人心」。據加拿大新聞社報導,2008年5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報局的解密報告稱:「中國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目的就是施展「軟功」,爭取全世界的民心。」加保安情報局負責人賈德甚至還承認,他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監控中國方面的活動。

 

  在歐洲人看來呢?「孔子學院」是沒有法律保證、沒有校舍、沒有教師的「三無學院」。所謂「沒有法律保證」是指「孔子學院」沒有國家間條約或協議的保證。所有的「孔子學院」都只是在人家已有的單位掛塊牌子,無一例外。「漢辦」總是使用「掛牌」這個詞,倒也恰當。我們本來要抄襲德國「歌德學院」的模式,可是歌德學院共有3000多個員工,而「孔子學院」可以說一個教師也沒有。「孔子學院」的實質性工作是:中國大學的對外漢語院系向國外有漢語教學的地方派漢語教師或專家,這些教師或專家在那裏從事教學、教材、課程設計等方面的工作。現在,中國設立對外漢語教學的學校有幾百所,它們都與國外院校(院系)有校際交流關係。只要雙方達成協議,中國的學校隨時可以派教師出國教學。這個工作,中國已經做了幾十年了。以往出國教書,只要帶上必要的數據就行了,現在則可能還得槓塊「孔子學院」的牌子。

 

  現在我們知道,所謂的「孔子學院」和漢語教學方面的校際交流根本沒有區別。不對,我差點兒忘了,「孔子學院」和校際交流有一個重大區別:在校際交流中,中國派教師,洋人往往要付工資的;「孔子學院」是我們付給洋人錢——畢竟人家掛了我們的牌子!

 

Source: 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極視傳播。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郎旋風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