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11-12

美國數據耐人尋味

  上周五美國公佈非農業新增職位數據,204,000份的表現遠勝於市場預期的120,000份,結果立即把美元推高。一直以來,除失業率和通脹外,市場較關注的便是這項數據,亦基於此去推測美國聯儲局退市的步伐和時間表。因此,每次數據公佈後定必影響投資市場的走勢。可是,這個決定性的數字其實往往並不準確。

 

  新增職位是一個滯後數據,反映上一個月的就業情況。而在美國的機制中,在公佈上月的數據時,還會同時公佈前一個月的修訂值。例如今次除了公佈10月的204,000份外,亦公佈了9月的修訂值為163,000份。最弔詭的地方就在這裏,翻查過去紀錄,不難發現初值與修訂值出現差異,而且並不是數千份的出入,過萬份的誤差屢見不鮮。

 

  單以今年為例,在過去9個月的數字裏,修訂值與初值相差超過1萬份的有7個月,平均的誤差為41,555份。其中2月、7月和8月的落差分別多達96,000、73,000和69,000份。一個基數只有大概200,000的數字,有如此大的落差實在是影響甚大。以8月為例(數據於9月6日公佈),市場預期為180,000份,但初值169,000份令市場失望,美匯指數在隨後的由82.64跌至最低79.18。可是美國於10月公佈8月的修訂值竟是238,000份,這不是遠比市場預期的180,000份好嗎﹖同樣情況出現於私營部門新增職位。究竟這個新增職位的數據的初值甚至是修訂值有多大參考作用或者是否有「有心人」借數據推波助瀾,大家心裏有數。不妨姑且一看今次遠超市場預期的最後修訂值是甚麼樣子。

 

  環球央行最近陸續舉行議息會議。最觸目肯定是歐洲央行,出其不意地突然宣佈減息0.25%,由0.5%降至歷史低點的0.25%,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處於相同的水平,兩者較日本央行的0.1%僅僅高10個基點。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指區內經濟增長疲弱,較通脹目標2%有很大的差距。

 

  澳洲央行宣佈維持官方利率於2.5%不變是預期中事,但其央行行長早前特別指出,澳元匯價仍屬令人不安的偏高水平,若要達致經濟增長平衡,澳元需進一步貶值。

 

  美國和日本央行亦同時宣佈維持其買債規模。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現時討論減低買債規模實在是言之過早,並堅決在通脹目標達2%前是不會改變寬鬆貨幣政策。美國方面,今年5月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指出有機會在年底前退市的言論極有可能成為「空頭支票」。在聯邦政府局部停止運作起過兩周的拖累下,經濟復甦指標未如理想,而且債務上限的問題將於明年初死灰復燃,聯儲局官員實在未敢在此難題解決之前急於退市。市場對於最早退市之日的共識已推遲至明年3月,加息之日更可能要等到2016年。

 

  在這大氣候下,環球資金將繼續流向風險資產尋求回報。筆者預期已發展國家的經濟數據會穩步改善,企業盈利和展望將被看好。另一方面,當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但退市和加息仍看似遙遠之時,資金很容易又被吸引到債券的懷抱。然而,投資者需留意,退市只是推遲而不是放棄,因此市場在揣測退市時間表之時將會把美國國債的孳息推高,10年期債息重上3%並不是難事。雖然不致於像5月份時那麼震撼,但對於長年期或孳息較低的債券價格始終影響較深,所以當大家決定重返或加重債券投資的比例時,筆者建議以5年期內的高息債為優先考慮,其價格對於利息變化的敏感度較低。而且在經濟復甦的週期裏,這批高息債還可望受惠於因經營狀況改善下的信貸息差收窄。

 

  明年的投資環境還需考慮各央行退市對經濟和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以及企業盈利能否支撐股市屢創新高下的股值,但由現在到年底,資金流向的目標似乎已漸漸明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