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8-02

布氏鯨新傷深見骨 疑涉被船撞 謝展寰否認遲介入 檢視法例應對

  【晴報專訊】布氏鯨喪命本港西貢海域,引起社會極大回響。鯨屍前晚運抵萬宜水庫西壩進行解剖,海洋公園昨午指,已完成初步解剖和採樣,證鯨魚屬年幼布氏鯨,新傷口面積及深度大,不排除為船隻螺旋槳撞擊而致,會將部分樣本送往外國化驗。城大則指,初步發現2個傷口深及骨骼,有機會受感染令存活率大減。

 

鯨屍初步採樣和解剖已完成,但須待進一步分析和化驗。(海洋公園提供)

 

  惟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否認,當局介入遲緩,強調未知觀鯨船滋擾是否直接死因,又指當日專家意見分歧,設禁船區亦存法例和技術限制,但將檢視法例,研賦權漁護署緊急應變能力,承認目前法例難追究觀鯨人士。專家不接受說法,指據海事條例,如海事處處長信納有安全理由,可封閉香港水域某範圍。

 

謝展寰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昨午指,已完成鯨屍的初步採樣和解剖,撿取鯨魚內臟組織和生殖器宮等,並檢視外表傷痕後,發現鯨魚是年幼布氏鯨,之前2道舊傷有癒合迹象,惟其背鰭前方的第3道傷口,面積及深度較大,不排除為船隻螺旋槳撞擊而致,須待進一步分析和化驗,但胃部暫未見有海洋垃圾或其他外來物,會將部分樣本送到外國化驗,進一步確認鯨魚有否潛在病變。

 

護鯨方案專家有分歧當局指難設禁船區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說,據現場量度,鯨魚體長逾8米,相信是未成年雄性布氏鯨,背鰭位置新傷肯定是近期硬物造成;其後園方補充指,有大機會是船隻或其螺旋槳造成。城大則指,鯨魚身體表面有2個頗大傷口,深及骨骼,有機會受感染,令其存活機率大減。據紀錄,本港曾有19種鯨豚出沒報告,當中包括布氏鯨。

 

  謝展寰昨午前往水庫視察並與專家會面後表示,與漁護署對布氏鯨的死亡均感惋惜,形容事件反映市民對待野生動物不適當,籲要尊重其生活。他又否認,當局介入或關注事件遲緩和被動,強調上月接獲布氏鯨出沒報告後,一直密切監察,過程中有詢問本地保育團體、海內外專家意見;惟要引領布氏鯨離開本港水域有困難,如有機會嚇怕牠,用物理方法拉走則會造成傷害,專家之間亦意見分歧,故最終決定維持觀察,並呼籲市民不要騷擾。其後更加強巡邏和派傳單,令上周末觀鯨船隻大減,惜最終仍收到死訊。漁護署署長梁肇輝亦強調,過去2周馬不停蹄,「日日都出去睇住條鯨魚」。

 

  對坊間質疑本港為何未能如深圳政府2021年就布氏鯨出現於大鵬灣設禁船區,梁強調,兩地水域使用情況不同,且涉事布氏鯨出沒範圍廣闊,包括內牛尾海、滘西洲、牛尾洲、滘西洲東面等水域,設禁船區難度相當高,亦影響其他海上使用者,故折衷在其常出沒的2個地點密集式巡邏。謝指,按現行法例下,設禁船區程序較複雜,若要完成整套程序或需以月計。

 

鄭家泰:海事處長有能力禁船

 

  目前香港《觀豚守則》規定海豚500米內只能有1艘船,相距少於100米更要關掉引擎。梁指,守則適用於觀鯨,但鯨魚體型更大,會檢討是否需按不同物種的特徵、體重和體型,調整規定距離。黃永康建議列明船隻進入離鯨豚100米水域就應停船。

 

  為避免同類事件發生,謝說將加強公眾教育,漁護署專家會到海外汲取經驗、檢視法例有否可改進地方,並賦權漁護署緊急應變能力等。至於會否追究觀鯨人士,謝坦言不能簡單歸咎責任,若要按《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檢控相關人士,亦難搜集證據。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不接受當局辯解,指大多野生鯨魚不適應近岸水域,進入本港水域等同生命倒數,但當局在鯨魚出現首周,未落力勸喻市民,又根據《船舶及港口管制條例》,凡海事處處長合理地相信為安全起見,有需要就所有船隻或屬某類型船隻,封閉香港水域的某個範圍,則可刊憲公告,特首亦有權就關注事件指揮海事處,而鯨魚出沒正正影響海上安全,故只要有心設禁船區,定能做到,且即使未能禁止所有船隻,也可禁止非必要觀光船。

 

  他籲政府參考台灣發現鯨豚後,立即通報船隻減速的做法,盡快改善。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布氏鯨 #環境及生態局 #謝展寰 #觀豚守則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