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9
中學生當旅遊大使 培養文化認同感
發展中的新界北區,原來有很多有趣的歷史古蹟。有中學設計北區旅遊計劃,讓學生接受導賞員訓練,藉此認識北區歷史文化,再帶領不同階層的人士遊玩北區,同學以北區居民身份訪問街坊,製作旅遊指南,加入居民生活故事,讓外界認識更真實的北區。
導賞員雖然只是中學生,但講解很有條理,盡力滿足團友的好奇心。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已第二年設計旅遊推廣計劃,負責的區偉熊老師指出,計劃是北區區議會贊助下的項目,透過地區故事徵集、展覽、導賞員培訓和公眾導賞活動,推廣北區的綠色旅遊。而學生透過培訓機構「文化豆芽」認識可持續發展旅遊概念與一般消費式旅遊的不同,同學也實地到河上鄉、古洞、龍躍頭文物徑、聯和墟及廖萬石堂等實習,作旅遊記錄和探訪,了解北區歷史知識,培養對該區的歸屬感及文化認同感。
工藝已失傳
玉如在居石侯公祠內講解。
接受訓練的同學來自中二至中五,區Sir謂當中讓一些沒有自信的學生多與人接觸,有自信的有機會肯定自己。已是第二年參加的鄒倩怡(中五)和成玉如(中三)都住北區,她們這天合作導賞洪聖廟及居石侯公祠,玉如一直住村屋,笑謂因家附近便是老圍村,年幼時愛跟村內小朋友入村,感到村中有祠堂是很神秘的故事。「我愛看圍村牆上用來防盜的一格格小洞,自小也好奇為何每條村都有自己的祠堂,而村尾又有間廟,而廟好像凝聚了所有人。小時候並不知道當中的故事,例如為何大門後總會起一道沒有開門功能的中門?為何女人不可入祠堂?」
玉如與倩怡拍檔,她負責找故事,倩怡負責分享建築物特色。她們會請團友留意建築物周圍的細節裝置,如廟頂原在簷位兩端刻有鰲魚,取其獨佔鰲頭的意思,但今天已看不到,團友只能靠想像。倩怡謂那是因為懂得刻魚的工匠,近年已沒人承接手藝。她們謂因村民視古蹟是家族共有的寶貝,故都會齊心保育。「但因時代變遷,村民也只能盡量把傳統文化反映。」
添加小故事
倩怡謂古建築物門前的空地有它們的傳統功能,故也是古蹟,但很少人關心。
導賞員雖然只是中學生,但導賞時很有條理,盡力滿足團友的好奇心,有問必答。負責講故事的玉如解釋廟內中門的故事,指向門檻請各人一定要跨過去,否則帶來噩運。「因那代表祖先的眼眉,平時只開放給貴族用;廟的天井一般會放盆水曬太陽,取其聚財之意……」玉如謂祠堂傳統上不許女性進入,但現時祠堂向公眾開放,她能自由進出感覺奇妙。「以前不懂珍惜,認為所有東西拆了便會重新再有,但參加導賞訓練後明白東西拆了便消失了,文化也會消失。」
年紀最小的導賞員歐浚鏵(中二)小學去過上水所有古蹟,愛歷史的他笑謂導師教景點歷史時會加插有關的靈異傳說,令他們不會打瞌睡。浚鏵會把導賞景點的資料背熟,「約需一小時才能消化,出隊前再背,有時想增加趣味要上網找小故事,看團友反應加入。」作導賞也令他開始關心東北發展,「我最不想村落消失,因那是祖先留下的家園,我能領略到他們的難受。」
發現北區真像
區Sir認為同學仔透過訪問街坊,實地與媒體反映的境況作比較,發現北區真像。「可持續發展旅遊概念要有故事增加想像,同學仔這次有份增加北區的故事資源,幫助人們了解發展前後的北區,讓人們也珍惜這裏,例如我們去過傳統醬油廠、濕地等,見到的其實不是傳媒介紹的那樣荒涼,仍有很多村民居住;有些傳媒可能不小心地傳達古洞的人貪錢,但我們走訪後,發現他們不是反對東北發展,而是反對不公義的規劃。期間學生也會接觸農民,認識到他們極珍惜本土農業。」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