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9-08Text: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助理研究員 劉錦輝Photo: shutterstock

通識教育前路在何方?

  近日,通識教育因教科書新修訂內容「出爐」而再次成為社會熱話。其實,在教材以外,過去多年通識科的課程、考評,甚至教師都備受批評;科目是否出了問題?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自2009年起,通識成為新高中學制的必修科目。當年之所以要開展通識科,是回應香港應試教育和死板讀書文化的問題,協助學生跨學科學習、掌握明辨性思考能力,同時也要他們學會尊重他人的意見。願景雖好,但今時今日的通識科在執行上跟原本的設想出現了很大的落差。課程內容廣闊但含糊、考評方法不恰,以及教學水平參差,都影響到科目的效果。

  

  團結香港基金於今年九月七日發布《通識教育:慎思明辨 海納百川》研究報告,以五個環環相扣的範疇來審視通識科:課程、考評、教材、教學過程和銜接。筆者希望借此文章分享一些報告内容的主要觀點。

  

課程重論述輕內容、文理失衡

 

  通識科希望能夠協助學生掌握高層次思考能力,因此強調學校與教師採用「議題探究」模式,即學生透過社會議題去掌握不同學科概念及思考方法。

  

  然而,由於課程範圍目前太廣泛,課程指引未能定義清楚學習概念,導致學生著重時事論述方式而輕視掌握基礎概念。例如,要在指定的課堂時間,即168課時内完成6個單元,如14小時内要掌握「科學、科技與公共衛生」、「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等,對師生們挑戰極大。基金會與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合作進行的調查顯示,65%受訪教師表明難以在如此短促的時限內深入探討所有單元的關鍵概念。另外,通識原本應讓學生橫跨不同學習領域取得知識,達至「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初衷。但目前的課程重文輕理。

 

教學過程安排過於理想

 

  通識科的教學過程近年也備受爭議,尤其是教材及教師的安排。本科課程涵蓋不同學科及範疇,要求教師甚麼都要懂,更需要多元的教材,對教與學是非常困難的挑戰。調查顯示,通識科的備課時間中位數比其他科目高出50%,更有76%受訪教師認為科目對他們要求過高,顯示通識科教師需要更多的支援。

 

  教育局指明通識需利用廣泛的資源作教材,不鼓勵學校以刻板的教科書教學,故此不會審核教科書。但調查顯示,87%教師卻依然依賴教科書作為主要教材。多年來該情況並無改變,加上教科書一直無需經政府評核其水準,令質量參差。教科書以外,教師亦會使用社交媒體準備教材,而39%受訪教師選用網上資源為主要教材之一。要審核相關資料的準確性比教科書更加困難。

  

傳統的考評機制未能支持創新的課程目標

 

  通識科的考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一項困難在於難以就學生的明辨性及高層次思維作出準確的評核並給予等級。通識科主要透過公開試作出評核,模式類近語文科的議論文寫作。時間限制變相鼓勵學生以坊間大行其道的框架作答,集中操練應試技巧及語文能力,對訓練學生的高層次思維不但毫無助益,更會局限其想像力。調查發現,93%受訪教師認為,過往的考試問題和評核準則對教師的教學重點有顯著影響。這意味著學生實際上是在為考試而思考,而非學習如何去思考。

 

  如此說來,目前通識作為必修、必考和大學入學必計核心科目,不但未能全面實現通識教育目標,甚至是有衝突的。

  

全面改革通識以達成其學習目標

 

  教育創新是一個持續調整的過程。在此時代背景下,世界上多個主要國家均愈趨重視培育新一代青年人的明辨性思考、溝通技巧、公民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以協助他們面對21世紀的挑戰。團結香港基金認為通識科比以往變得更為重要,而需透過全面改革以達到當初教育改革的目標。基金會就通識教育報告提出5大範疇共13項政策建議,期望改善此科的教學成果。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政策.正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通識科 #教科書 #教育局 #通識教育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