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7
國際大學教育合作的意義
社會如果要促進經濟增長,長遠而言必須加強企業的創新能力。以日本為例:有分析指,日元走強,原因之一是貿易順差;日本二十年來經濟發展滯緩,而且國債高築,但該國仍然維持外貿盈餘,這其實有賴於產品創新。自主創新必須以智力為基礎,因此提高人民教育水平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大學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亞洲各地為提升大學教育水平,競相與外國著名學府合作。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管理學院合辦的EMBA課程,現時在全球名列前茅。和外國大學合辦學位課程的例子多不勝數,但以下兩個合作項目特別能使我們反思國際大學合作的意義。
最近,耶魯大學宣布計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於獅城合辦通識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所有經費由新加坡政府承擔,耶魯提供師資,課程也以耶魯大學的寄宿通識課程為藍本,學生必須修讀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定量分析學科、寫作和外語,以擴闊知識層面,提升學術能力。再者,課堂與寄宿生活融合,學生下堂後仍須與教授和同學進行研討。
香港人可能對「通識學院」比較陌生。美國大專教育重視通識,除了有綜合大學外,還有通識學院,為本科生提供博雅教育,讓學生建立廣博而堅實的文理知識基礎,從而培養思辨能力。不少通識學院在美國享負盛名,美國在綜合大學排名榜外,另設通識學院排名榜,較著名的有Williams College,Amherst College, Swarthmore College, Wellesley College和 Bowdoin College等。行政會議成員葉維義畢業於Williams College,而宋美齡則讀過女子通識學院Wellesley College。這些學院不設專業培訓課程,專注教授基礎人文學科及自然科學,人文學科方面著重經典研讀,而科學方面則包括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因為美國人相信,只有具備廣博知識基礎,才能夠在專業領域看得更遠,走得更前。
反觀內地和香港,大家對會計、精算等專業科目趨之若鶩,不大重視文理教育。譬如說,恒生商學書院計劃轉型為私人大學,提供各種商務專業學位,但這充其量只是職業培訓,未能實現大學全人教育的理念。新加坡大學一直以專業教育為主,但當地政府意識到,若要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必須加強通識教育,培育具高度思辨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新加坡的遠見,值得讚賞和學習。
上述學院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頒發證書,不會有耶魯的名字,情況跟史丹福—北大分校項目一樣。史丹福在北大成立分校,由兩家大學的教授共同授課,為史丹福學生提供來華學習機會,同時北大學生得以和史丹福師生交流,互惠互利。分校乃交流平台,不頒授史丹福學位。負責這個項目的史丹福教授Jean Oi 表示:「如果你要史丹福的學位,就來史丹福讀書吧。」 像耶魯、史丹福這樣的名校,入學競爭激烈,取錄率不足一成,這些大學的學位如此難得,哪會輕易給外國合作項目頒發學位? 國際大學教育合作的目的,並非拿外國名校的名字為課程貼金,提升教育水平方是意義所在。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