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2
「丁蟹效應」與龍柱傳說
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當代資訊數量暴增,內容真真假假,表述重重複複,但是人們對於混雜著科學成分與超自然現象的都市傳說仍有著好奇的心理。在「全民皆股」的香港,最為人熟悉的都市傳說無疑是「丁蟹效應」。
不知是恰有此事還是機緣巧合,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首次播出,港股大多都會錄得顯著跌幅。該現象甚至吸引了不少投資銀行與券商研究,即使是政經大報的專欄,亦有研究「丁蟹效應」的文章發表。一向熱衷風水研究的法國券商里昂證券在其2004年的研究報告內,就創造了Chiu-Koon effect(秋官效應)的「專業名詞」,為外國投資者所關注。今年五月正逢秋官的新劇宣傳片以及電視劇陸續開播,自然免不了對於股市走向的臆測。事後看來,秋官真是「寶刀未老」,恒生指數五月份累積下跌2464點,即11.68%。
由於這波股市的下跌,早在秋官新劇的宣傳片播出後就開始,故此不少行家都笑言「丁蟹效應」的威力增強,連秋官新劇的宣傳片也能帶來相同效果。其實新開播的連續劇是早已拍成的「倉底貨」,陰謀論不免質疑:無線電視在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之際推出該劇,是否爲了創造市場營銷的噱頭?無論是真是假,「丁蟹效應」又一次成為了香港熱話的焦點……。
在上海,為人熟悉的都市傳說則是「龍柱的故事」。雖然故事的情節略有不同,筆者在上海也聽過該傳說不下十次。話說在上海延安路、成都路、高架路交會處,「申字形」的高架中心點豎著一根有龍形雕塑的金屬巨柱。據說當年高架橋施工時,把樁柱打在「龍脈」上了,以致久打不入,施工受阻。後來工程公司去請教一位老和尚,並經老和尚「指點」,為龍立碑,在現址豎立龍柱「化解」,工程隊照辦後如儀,打樁的工程果然進展順利,可惜老和尚卻因洩露天機,不久後便圓寂了……。娓娓動人的故事,加上龍年的到來,上海導遊們途經該路段時都會繪聲繪色地向各地遊客講「龍柱的故事」,以至「龍柱」幾乎成為上海一個「另類」旅遊景點。
不過,最近建造「龍柱」的相關部門和企業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澄清,編號PM109號墩的「龍柱」昔日在打樁的過程中的確不甚順利,主要原因是土質結構問題,在改變施工方法後問題便迎刃而解了。事實上,「龍柱」需承受四層高架橋面結構的重壓,金屬的龍形圖案不過是為美化特別粗大的橋墩,同時如同「交通標誌」提醒司機注意特殊路段,減低路面發生交通意外的機率而已。
都市傳說無論是真是假,都為高節奏而單調的現代都市生活帶來了點滴刺激。讀者們如果下次經過上海,不妨與出租車司機閒聊一番,說不定也能聽到另一則更具戲劇性的「都巿傳說」。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