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14

入學之後的悔悟

  本文話題源自一則笑話:幾年前,一位上海考生同時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巿大學的取錄通知,參照上海一所著名大學的「大學排名榜」:香港城巿大學排位於香港中文大學之上,不知就裏的學生選擇了城大。體驗香港教育環境後,學生才悔悟錯失了入讀更優質大學的機會,為被「大學排名榜」誤導而扼腕。

 

  雖然歐洲高教史〈如牛津大學創校〉可以追溯至十一世紀,但大學搞排名的歷史卻不長,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才率先推出,隨後全球40多個國家建立了全國或全球的大學排名榜。

 

  不讓外國「專美」,參與外國人玩開的「數字遊戲」,並呈「後來居上」之勢,這在中國則是上世紀末高校擴大招生之後的事。近10來年,已有各類100多個大學排行榜洋洋灑灑出爐,而上海交通大學所作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已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所作的「美國最佳大學排名」、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所作的「世界大學排名」齊名,成為目前較為人所熟知的三套大學排名系統。

 

  雖然沒有一個美國著名大學校長會把全美大學排行榜當回事,中國教育部門和各地大學在公開場合都對大學排行榜諸多保留,但排行榜仍一路風行,獲各界關注與重視,主要影響著一大批利益攸關方的選擇和決定,迎合了以下社會需求:

 

  首先,中國社會一向格外重視等級和序列,三六九等的觀念根深蒂固,大學排名關係到各大學「聲譽」,一旦「金榜題名」,或躋身各大排行榜前端,有利內地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領導炫耀政績,也可為高校帶來財政撥款便利和報考學生增加的特殊利益。

 

   其次,迎合了廣大家長和考生「學而優則仕」,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心理,使得萬千考生和家長倚重所謂「大學排名榜」的資訊,作為選擇入讀高校的「指南」。

 

  理論上說,在一定的標準下,通過對各國大學資料、報告、成就、聲望等進行量化分析,再經過加權後形成世界大學名次的排序,可引導業界對不同的大學教育品質進行比較,學生亦可使用相關的資訊來選擇欲就讀的大學。

 

  但現實中,世界上至今尚未找不到一套十全十美的大學排名評比系統。由於每個大學排名機構都從特定的角度對大學作出評價,而且設定的標準、選取的指標互不相同。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美國最佳大學排名」,著重在學生入學成績、校友捐款等指標;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的「世界大學排名」則考量同儕評鑑、國際教師及學生人數比例、生師比、論文引用率、企業主管評鑑等。至於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則注重的是學術水準和學術能力等,所以分析結果也不僅相同,甚至區別巨大。

 

   另外,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對大學進行認證評估和排名的機構,一般為具有公信力兼具分析技術與能力的媒體或教育行業協會擔任。而上海交通大學負責大學排名的高等教育研究院,雖然也算是研究機構,但畢竟是上海交通大學下屬的組織,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總給人「瓜李之嫌」,不易服眾,就很難具權威性。

 

   客觀上講,大學排行榜畢竟是一項研究結果,雖然不可能對大學教學品質作全面的評價或很難完全客觀地反映出大學的全貌,但大學排行榜對教育管理者、辦學者、學生、家長仍具有某方面的參考價值,關鍵是要冷靜、審慎地看待排行結果,否則,似是而非的笑話還會陸續有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更多上海觀察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