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7-05

北韓:「我們最幸福」

編按:

 

  69歲的北韓領袖金正日逝世,這個在夜晚衛星圖中漆黑一片的地帶將如何發展?接班人能否為這個蒙著面紗的神秘國度帶來新轉機,一切尚未可知。我們對北韓的瞭解非常有限,但同時又帶著渴望。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是甚麼樣的?他們平日都做甚麼?他們幸福嗎?或許這本書,能給你一些解答。

12月19日

 

 

  這個星期看了一本新書,是剛出版中文版的《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是美國《洛杉磯時報》駐北京辦公室主任,她曾經長駐南韓工作。雖然她是記者,亦到過北韓採訪,但在官方無微不至的照顧及安排下,能看到的很有限,對北韓的了解如我們普通人一樣,仍是充滿神秘感及不明確。

 

  所以她用7年時間追訪了6位逃離北韓的人,讓他們口述歷史,從而了解他們所經歷過的事情。從他們所描繪的生活細節中,窺看到北韓的社會實況。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作者:芭芭拉.德米克 (Barbara Demick)
出版:麥田 (台灣)


  例如書中提到,每個家庭都有官方發下來的金氏父子照片,裝在玻璃鏡框裏面,而且附贈白布,好讓人們用那塊白布抹拭玻璃上的灰塵,並且偶而會有人來檢查。如果背景夠好買得起電視的,上門檢查的人還會更多,因為他們要確保調頻器上的封條沒被動過,那個封條能確保電視收不到北韓以外的電波信號。

 

  愛國教育從小開始,小學生的數學習題是:「八個男孩和九個女孩正在為金日成唱頌歌,請問總共有多少個小孩在唱歌呢?」、「3名朝鮮士兵殺了30名美軍士兵。如果每個朝鮮士兵殺的一樣多,他們各殺了幾名美軍士兵?」

 

  而上歷史課時,小朋友會去一間窗明几淨並且有暖氣的「金日成研究室」,課前還得肅立,一齊向金主席玉照鞠躬:「謝謝你,父親」。後來又有「金正日研究室」,介紹說金正日是在白頭山誕生,那是朝鮮傳說中神子降生的地方,而且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天上還顯現了兩道彩虹。至於每逢金氏父子誕辰,學校都會派發平日難得一見的糖果巧克力,這樣孩子們就自小知道領導人的恩典了。

 

  上世紀90年代,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去世,他的兒子金正日接掌大權,然後是全國大饑荒,奪去過百萬人的性命。書中訪問的6個人都經歷過這場苦難。

 

  他們原本都愛國愛黨,在外來資訊封閉的國土裏,他們接收在位者的思想教育,在灰色的建築物上,以大紅色文字寫著:「堅持黨的領導,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幸福!」

 

  但是饑荒之下,人們要啃野草及樹皮,甚至難逃一死,部分人唯有選擇離開家鄉。書中有一位受訪者是幼稚園教師,班上原本有50個學生,她眼看著學生長期沒東西進肚,在課堂上,小小的頭兒愈垂愈低,繼而昏死過去,最後,剩下15個學生。

 

  另一位化名宋太太的,她25歲的兒子患病了,醫生吩咐她買盤尼西林,但那價錢可買一公斤玉米,結果她買了玉米。所以,當她逃到南韓後,看到滿桌食物就會掉淚。

 

  作者寫這本書亦不諱言已盡量從其他途徑做資料查證,畢竟許多地方是她沒法親身到達的,只有「脫北者」一方的說法,唯有寄望這個國家有日更加開放,讓大家去印證那裏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值得一提是這書的中文版在設計上花了心思,設計者用透薄的單光白牛皮來覆蓋封面原本的樣貌,讓人有看不清楚真實北韓的樣貌,有隔層紗的感覺。薄紙上印有領導人的銅像,銅像的手指向框框,框框內寫有「Nothing to envy」。

 

  真正封面是一張北韓70年代的日常生活照片,三個白白胖胖的孩子,是「我們最幸福」的模樣,當讀到內文,是由上世紀70年代到2000年的一些人的生活寫照,讓人感覺到反差極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

更多世界在讀什麼-雷美華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