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4
【打贏大文豪的IG作家】和你談道理,根本是嘥氣?
台灣誠品剛剛公布2018年度十大暢銷榜的名單,發現幾個陌生的名字,分別有張西、不朽、Peter Su。她們都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IG作者,是帶動年輕一代買書的最強動力。張西所寫的《時時刻刻》,開放預購僅八十小時,就賣破七千冊,很多作家一年銷售量也不到一萬本。
90後的不朽是一個獨自來到台灣唸大學的香港女生,她從2015年起用IG分享心情隨筆和一些短句,粉絲人數目前已經超過21萬人。龐大的關注讓她感受到壓力,每當想寫出鼓勵人心的正面文字,往往難以下筆。2016年,她發現自己有憂鬱症,一邊接受治療,一邊透過書寫自癒,第一本著作叫做《與自己和好如初》。為了記錄這一段歷程,她說,就是把最好的自己和最壞的自己都放在這裏,引起很多女性讀者共鳴。
她更出席座談會,與讀者面對面分享如何面對情緒病,其實很多年輕人都有類似的情緒困擾,往往來自對於自身的迷惘、長輩、友輩的要求和期許。網絡長大的Z世代、往往會將情緒放大,他們渴望的是陪伴,不朽的第二本著作《想把餘生溫柔都給你》裏面寫的是青春、愛人、得失等主題,迅速登上誠品暢銷榜。
其實每個世代都有為世代發聲的作者,IG目前已經有超過10億人使用,這些從IG起家的作者,書名都很長,但文字都很短,通常發一張照片和不超過20字的短句。
這些短句看似沒有甚麼意境,但這群普遍年30歲不到的作者,卻深受15歲至25歲的讀者喜愛,往往能夠躋身和知名作家的暢銷榜。
這一代是社交媒體長大的一代,和他們道理,根本是嘥氣。24歲以下人口的閱報率,穩定、且持續的在衰退。按照衰退的數字,五至七年後,當這些24歲以下的年輕人陸續長成三十多歲的社會中堅分子,紙媒肯定會成為「夕陽產業」。
年輕人下一波的機會在哪裏?當Facebook的「觸及率、個人隱私」愈來愈低;廣告成本愈來愈高,已經注定使用者分流的結果;在歐美已經是如此,在亞洲,我自己認為未來三五年,Instagram的使用人數很有機會追上臉書。
我也注意到,現在台灣不論是品牌、網紅,在Instagram上都還有很大的「搶灘空間」。
Instagram的玩法可以歸納成SUCCESS的六個字母。
第一要簡單(Simplicity),講得複雜一定沒有人記得。
第二要出奇不意(Unexpectedness),每個人天生也有好奇心。
第三要說得實在(Concreteness),抽象意念太高深,最緊要與讀者的經驗有共鳴。
第四要有可信性(Credibility),有可信性不一等於所說的是真實,但如果聽起來很假,就一定冇人信。
第五要吸引感情(Emotional),人類的感情的動物,讀者的理性有時反而會妨礙他內化認同你的說話。
第六要說故事(Stories),大人小朋友也一樣愛聽故事,甚至會聽不是很好聽的故事。
網絡世界不缺資訊,也不缺感動,缺少的是能夠啟發和改變世界的思想。移動互聯時代,讀者更關心的是家門口的一隻狗,而不是非洲難民。這是網路時代的一種無奈:但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未必是讀者認為重要並且喜歡的。所以,年輕人、創業者、Marketer,機會就在這裏!
【你點睇?】高拔陞指醫管局將採購內地醫療儀器配合政府節流,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