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Beeple純數碼藝術品6,900萬美元成交!NFT掀起投資狂熱,SEC點監管?
數碼經濟、數碼資產的革命其實已經開始了。在互聯網、區塊鏈環境中長大的千禧一代,給NFT的爆發注入了源源動力。
到底甚麼是NFT?
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中文翻譯為「非同質化」代幣。
許多人感興趣的加密貨幣,其實分為原生幣和代幣兩大類。前者如BTC、ETH等,它擁有自己的主鏈,並使用鏈上的交易來維護帳本資料。代幣則是依附於現有的區塊鏈,使用智慧合約來進行帳本記錄,比如依附於以太坊而發布的各種token等。代幣之中,又可分為同質化和非同質化兩種。
那麼甚麼是同質化?
在經濟學中,同質化指每個單獨個體可以相互替代,英鎊、美元等法定貨幣就是典型的同質化例子。我擁有10元,你也有10元,我們的鈔票可以相互交換,沒有任何變化和影響。
非同質化就不一樣了,它意味著唯一性和不可拆分性,比如Andy Warhol的畫、限量版籃球卡等。
反映到區塊鏈上,同質化代幣即FT,是指互相可以替代、可接近無限拆分的token。簡單說就是唯一且不可相互替代、不可拆分的數碼資產管理權,它可以在鏈上流轉。就是說,當畫作、音樂、功能變數名稱等唯一且不可裂變的物品變成資產時,可以直接映射到NFT上。這些資產隨著NFT一起在區塊鏈上流轉,進而創造了一種新的數碼資產。
滿目瘡痍的藝術市場在疫情蹣跚復甦的當下,亞洲成為全球最大亮點,而NFT又是亞洲最火熱的地區。去年度亞洲市場的市占率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藝術市場冠軍。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不獨拍賣市場,2020年10月到現在,無論從杜拜、香港、台灣、深圳、上海到釜山的藝博會,都迭創佳績。就藏家來說,亞洲藏家出征歐美的戰果有目共睹以外。去年,小於45歲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全球拍賣成交前10名的紀錄,竟都是亞洲藏家的傑作。市場的暢旺與藏家的戰力和格局,共同催化亞洲成為全球藝術市場的還魂丹!
藝術市場更契合數碼科技,網路互動與消費打破了藝術產業的成見。有遠見的業者乃著手構築自己的數碼營運策略。
從2007年開始的十幾年時間裡,藝術家Beeple陸續在網上發表自己的作品,數量達到5,000件,並取名為《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圖片由作者提供)
今年2月25日,拍賣行Christie佳士得將這些作品打包,使用NFT技術上鏈放在網上拍賣,底價為100美元。結果,這項拍賣很快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注意,在參與競拍的買家中,超過一半是千禧一代,還有6%屬於Z世代,18%的競投者來自亞洲,這些客戶中,有85%是佳士得的新客戶。在結拍前的幾分鐘,又有200萬訪客擠進佳士得官網,幾乎讓網站崩潰。
最終在3月11日,《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6.625萬美元,被化名Metakovan的一位投資人競得。
他的另一項身分是,全球最大的NFT基金、新加坡Metapurse的創始人。
這次拍賣也讓NFT在幣圈以外引起轟動。Beeple的加密數碼藝術作品創下超過6,900萬美元的拍賣成交價,不啻為數碼藝術與科技藝術的市況注入一劑強心針。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娛樂界與消費品產業及藝術市場如膠似漆:近年大家司空見慣時尚產業與當代藝術的Crossover合作,現在更上一層樓。例如去年11月,炙手可熱的Daniel Arsham接受NBA勁旅克裡夫蘭騎士隊邀請,就任專賣連鎖店創意總監。他當然不屑去當打工仔,乃是直接把自己化身為品牌,實行所謂的Brand Extension and Proliferation,這種結盟的深廣度與頻率,前所未見,而且必然變本加厲。
全球藝術的主要「造市者」都不是股票上市公司,不僅藝術巨頭瞄上了NFT,一些科技企業家也對它尤為感興趣。
從這個跡象聯想,拍賣公司推動私洽交易,藝術機構極為可能成為洗錢溫床銷售NFT加密藝術,事出有因,金流工具與相關法規發展對藝術市場的影響目前只是開鑼,大戲還沒上場呢,SEC點監管?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