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4-01-19

AI版權|ChatGPT吃霸王餐?紐約時報狀告OpenAI、微軟侵權!「合理使用」原則勢成法律爭議焦點

  ChatGPT爆紅雖然造就了逾千億美元產值的生成式AI產業,但也讓傳媒和出版業者感到威脅,認為科技巨頭未經許可使用其內容來訓練和開發AI模型,形同吃霸王餐,故陸續有作家或傳媒人狀告AI公司侵權。近日美國著名報業《紐約時報》終於坐不住,決定對OpenAI與Microsoft提告,代表新聞業對AI巨頭開出第一槍。一旦法院對這宗官司作出裁決,將成為往後的重要參考案例,足以左右科技業與傳媒業的未來發展,所以份外惹人注目。

 

ChatGPT未經許可用紐時內容

 

  2023年12月27日,紐約時報公司(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跑到曼哈頓聯邦地方法院,控告OpenAI與微軟(Microsoft)非法使用該報內容來訓練和開發ChatGPT與Bing Chat(現已改名為Copilot);當聊天機械人被問到涉及新聞或時事的問題時,可能會依照《紐約時報》的內容來回覆用戶。該公司認為,倘若用戶滿意AI的解答,就不會瀏覽《紐約時報》網站,導致網站流量下降,損害其廣告和訂閱收入。

 

  紐約時報公司表示,GPT大型語言模型所用的某個AI訓練資料庫中,《紐約時報》屬第三大的資料來源,僅次於維基百科、以及美國專利文件資料庫,因此OpenAI與微軟應對其非法複製和使用該報內容所造成的數十億美元法定(Statutory)和實際(Actual)損害負責;同時,又要求被告銷毀任何有使用《紐約時報》版權內容的AI模型和相關訓練資料庫。

 

紐約時報公司指出,OpenAI的ChatGPT與微軟的Copilot在未經許可下近乎逐字摘錄《紐約時報》的報道內容,已經超越了「合理使用」的界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OpenAI:紐時指控欠合理依據

 

  儘管訴訟狀未有提出確切的索償金額,但卻列出《紐約時報》與其附屬品牌合共6,000多萬項被OpenAI與微軟用於訓練AI模型的內容記錄。根據美國聯邦版權法,每項蓄意侵權行為最高可被判罰款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如以6,000萬項內容條目計算,罰金可能高達9兆美元(約70.2兆港元),這對財雄勢大的微軟可能衝擊有限,但對OpenAI這家初創企業卻是沉重的財務打擊。

 

假如紐約時報的訴訟取得勝訴,OpenAI與微軟將被要求支付高額的版權費用,這可能會增加ChatGPT與Copilot的營運成本,間接影響到用戶。(圖片來源:翻攝Microsoft官網)

 

  OpenAI回應指,紐約時報的指控缺乏合理依據,並重申使用網上公開資料來訓練AI模型,屬於「合理使用」(Fair Use)範圍。該公司強調,「合理使用」原則對創作者公平,對創新者必要,對美國競爭力更是非常重要。

 

AI模型訓練的合理使用存爭議

 

  這宗官司的勝敗關鍵正在於,OpenAI與微軟的做法是否真的符合版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則:在特定情況如教學、評論、研究、或新聞報道之下,允許他人不經版權持有人許可,都可以使用特定作品。構成「合理使用」的大前提是,生成式AI必須創造出新內容,而不是重現作品本身,即是「轉化性使用」(Transformative Use);同時,新內容亦不會損害原本作品的市場。

 

  紐約時報公司自2023年4月起已跟OpenAI進行協商,嘗試找出符合雙方利益的合作方案,可是一直未能達成共識,箇中原因或許是雙方對「合理使用」的看法各有不同。事實上,「合理使用」原則是否適用於AI模型訓練,目前尚無明確案例可援,所以紐時決定提起訴訟,交由法庭判決。

 

版權問題是AI發展的最大障礙

 

  紐約大學科技法律及政策診所(Technology Law and Policy Clinic)負責人賈森·舒爾茨(Jason Schultz)認為,在圖書被擅用於AI訓練方面,OpenAI的論點頗具說服力。紐約時報代表律師則重申,OpenAI未經許可使用該報新聞內容不符合「合理使用」,因為只要用戶可以透過ChatGPT取得局部新聞資訊,便不會去新聞網站閱讀整篇報道,所以它有可能成為新聞的替代品,損害原有市場。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知識產權計劃聯席主任丹尼爾·熱維斯(Daniel Gervais)指出,版權問題始終是懸在AI公司頭上的一把大刀,除非他們找出解決辦法,否則這把刀會一直懸掛在那裡,限制著生成式AI的未來發展。

 

OpenAI四出奔走洽談內容授權

 

  有鑑於此,OpenAI現正積極跟數十家出版商洽談作品授權事宜。2023年7月,該公司公布跟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達成合作協議,能夠存取1985年至今的新聞資料庫,而美聯社也可以獲得OpenAI的技術使用權。12月該公司又宣布,與歐洲新聞集團阿克塞爾·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簽署授權協議,可以使用Business Insider、Politico等媒體內容來訓練AI模型。

 

OpenAI已獲得歐洲新聞集團Axel Springer的內容授權,日後用戶可以透過ChatGPT讀取該集團旗下媒體的新聞摘要和資料來源連結。(圖片來源:Freepik圖庫)

 

  根據瑞銀的最新研究報告,全球對生成式AI的需求日益擴大,AI模型與工具的收入可望從2022年的22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暴增至2027年的2,250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面對如此龐大的產值規模,OpenAI作為AI市場龍頭,理應可以坐享其成,但紐約時報的提告卻有可能為這家初創帶來沒頂之災,迫使其退出市場。由是之故,這宗官司的判決既對OpenAI構成生存挑戰,也將對AI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值得大家日後多加關注。

 

延伸閱讀:

OpenAI接連被告!ChatGPT涉嫌誹謗、侵權、損害私隱,CEO奧特曼如何應對訴訟浪潮?

OpenAI惹上官非!Getty Images、程式開發者控告AI公司侵權,引發「合理使用」爭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

更多智城物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Smart Living #AI #GPT聊天機械人 #傳媒 #生成式AI #出版 #版權 #OpenAI #美國聯邦版權法 #維基百科 #美國專利文件資料庫 #微軟 #侵權 #智慧生活 #數碼轉型 #紐約時報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