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FOCUS】北京警告糧食危機 「買不起」風險甚「不夠吃」
習主席周二(11日)剛罕有提及「立法制止餐飲浪費」,官方周三(12日)即提出促進油脂油料、肉類、乳品進口,保障市場供應,並披露夏糧主產區小麥收購同比減少逾930萬噸--似背書最高層「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論斷。
而在花旗國,最新公布的7月核心CPI按月增幅錄1991年來最大;儘管被視作經濟回暖的樂觀信號,但過去12個月計,家庭食品指數上漲4.6%,其中白麵包、肉類分別漲逾5%、10%。糧食「夠不夠吃」或許不是問題,「吃不吃得起」才是關鍵。
農業部增大豆、玉米進口預測至逾億噸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一直被領導層視作最高戰略。據農業部上月公布,今年夏糧產量錄2856億斤歷史新高,加上商務部4月披露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去年結餘逾2.8億噸,何解習主席周二仍罕有警告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更痛斥餐飲浪費?
大豆、玉米極度依賴進口的程度明年料有增無減,背後直接關係肉類、食油價格。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話或有啟示--「現在國家還有錢買糧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賣糧,那就麻煩了要餓肚子。這個是問題,是大問題。」
以2019年數據計,中國進口最多的農產品為大豆(8851.1萬噸),其次是食用植物油(1152.7萬噸);即使玉米自產高達2.6億噸,但仍進口了逾479萬噸;本周三,農業部旗下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更分別上調20/21年國內大豆、玉米消費量預估200萬噸、270萬噸,並預計進口量將分別達9510萬噸、500噸--換言之,大豆、玉米極度依賴進口的程度有增無減,背後直接關係肉類、食油價格。
花旗國麵包肉類價格升幅近20年最大
既然國內需求殷切,加大履行對美農產品採購豈非兩全其美?據花旗國農業部公布,中國上周剛剛採購了近60萬噸大豆。不過看看價格,現時美豆進口單價已較3月時低位升近一成,而中國國內大豆價格更較去年同期漲了至少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花旗國農業部上調對20/21年度的大豆、玉米產量預測,超出分析師預期,但就承認未計入艾奧瓦、伊利諾伊等中西部地區遭受暴風雨的影響。無獨有偶,花旗國7月核心通脹錄得1991年來最大環比漲幅之外,家庭食品指數按年上漲達4.6%;其中,白麵包、肉類分別漲5.6%、8.5%,為自2000年來最大漲幅,而香腸價格更飆升15.7%,漲幅為自1979年來之最。
路透/Ipsos最新民調顯示,十分之三的失業美國人擔心無法獲得足夠食物,甚至需依賴食物銀行糊口。而在中國,一碗飽肚的米飯或許不是問題,但未來肉蛋禽油類「吃不吃得起」恐才是關鍵,而擁有坐地起價能力的養殖、種植、農科企業無疑將成贏家。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