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8:00:00

共益經濟圈方興未艾 (上)

  不論是去年談得沸沸騰騰的黃色或藍色經濟圈,還是在武漢肺炎肆虐下的企業顛覆或轉型的過程,都令大家更著眼於社會和企業的永續發展。以政治立場來贏取市場是否長遠可行的方案呢?除了政治意識外,市民還重視什麼意識形態呢?哪種經濟圈對社會有正面的果效呢?

 

共益經濟 不論顏色

 

  經濟圈得以持續發展,有賴生態系統維持,讓成員有機茁壯成長。成熟的經濟生態圈,需具備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完整配套,推動資源循環增值,凝聚各方和跨業界的支援。

 

  任何經濟圈所提倡的價值觀,要有激發起更多人認同和加盟的能力,由少數的創新者推動到越來越多同道人參與, 使之持續發展,形成經濟中的網絡正面循環效應, 最後推動系統性的變革。

 

  依政治立場來消費,雖短期內有支援部分小店的效果,但完全不理產品競爭力、經營方針,仍是欠佳的模式。運動推手需用更高層次、更包容的論述,鼓勵和吸納更多支持者,帶動循環效應。以政治立場來釐定經濟圈的基礎,也會忽略全面分析消費者的需求,看不到改進的空間。

 

  踏入廿一世紀,道德消費意識強大,社會更期望生產與消費雙方盡更大的社會責任,而不是單純用喜好作為消費的唯一基礎。

 

  北歐近年推行的綠色經濟圈,成功用環保守望和經濟金融手段,建構出完整的生態系統,揭示出商業運動都是用創造共同價值來維繫,激發更多人認同和促進加盟的能力,產生連漪效應,最後推動系統性的變革。

 

商界的時代革命

 

  但良心生產與消費的標準如何釐定?雖然全球沒有一套普遍公認的標準,但大家都很清楚,唯利是圖不會是永續發展的竅門。過去十多年,商界發起的「共益經濟圈」(B Economy)是相對清晰可行的路徑。

 

  「共益經濟圈」是一場全球的商業運動,倡議利用商業的力量來推動社會包容和永續經濟發展。B代表了”Benefit for all”,中文翻譯為「共益」,即為所有人創造共同繁榮。

 

  這項革命性運動是由三名美國企業家在2006年發起的,他們成立了非牟利組織「共益環球實驗室」(B Lab Global),按文化差異和發展進程,在全球多個地區嚴格挑選有遠見的企業家和創新者合作,建立地區性的實驗室,由區域性的執行機構推動共益經濟的全球標準。14年來,地區實驗室遍佈南美洲、歐洲、英國、澳紐、台灣、東非等地,加拿大更成爲國家夥伴。

 

  今年初,香港也成立了「共益實驗室(香港和澳門)」。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日本則在籌組中。這些區域組織透過緊密的網路聯繫,彼此合作、交流和支援。

 

  共益經濟圈重視財務、社會、環境三重底線。「共益環球實驗室」發展出一套「共益效益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的認證系統,全方位為企業進行評估,涵蓋企業管治、員工照顧、社區參與、環境影響和商業模式五大範疇,內有200多項標準,滿分為200分,得分逾80分的企業可被認證為共益企業。

 

  共益效益評估會隨著社會和環境的改變而優化,第 6 版已在2019年推出,致力提供一套高階的評估和管理工具。獲認證的機構每三年就要重新認證,務求企業與時並進,自我提升。

 

  運動發展至今,全球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凝聚了超過3200家共益企業,包括跨國公司、中小型企業和專業事務所(如律師、建築師、會計師等)。每家公司都希望創造有意義的工作,儘管策略不同,有些企業把主軸放在扶貧,有些應對氣候變化和環保。至於為港人熟識的品牌Patagonia、Ben & Jerry’s、the Body Shop 等,也是共益企業。囊括奧斯卡19個獎項的Participant Media,則運用電影來啟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認識,改變社會。

 

 

  作者是共益實驗室(香港和澳門)聯合創辦人、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仁人學社創辦人及副主席、社企民間高峰會主席、多間社會企業的顧問和慈善機構的委員、作家和電台節目主持人等。

 

  電郵︰Rebecca@goldenage.foundation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