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3/08/2012

偏頗的傳媒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傳媒各自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市場定位,舉世皆然。讀者讀報,或聽眾聽廣播,除了要獲取資訊外,還要得到一些自己感到共鳴的觀點。你要在反共報章分析中國經濟成功的原因,會形同趕客;同理,你要在親中報章中揭露內地的一些陰暗面,也會引起部分讀者的反感。報紙立場因此往往受到它的讀者群的偏好或市場定位所左右。


「傾斜」報道 誤導讀者

 


  既然如此,不少傳媒立場偏頗是毫不奇怪的事,把它們的報道不作分析便視作真理的化身,是弱智的行為。甚麼是偏頗?我看起碼有兩個要素。第一是「傾斜」(slant)的報道,即故意漏掉一些不利自己陣營的資訊;第二是用字遣詞時,使用帶有強烈價值判斷的字句。


  一些歌功頌德式的報道,自然有偏頗的成分,這方面不用舉甚麼例子了。但也有另一些偏頗程度甚至更深的報道,其誤導性卻是較為隱蔽。就以劉翔受傷一事作為例子。內地有網民把他罵過半死,說他演戲,也有對他深表同情的。他比賽前行走自若,毫無痛苦,但失足後英國的權威醫生又的確發現他的足腱斷裂了,一定非常痛苦不能走動。從邏輯推斷,他是不可能假作受傷演戲的。但香港一些報紙卻把一些內地憤青的胡言亂語用頭版轉載,所要起到的效果有二:第一,對同情劉翔的人而言,內地的人民(其實只是部分憤青)毫無人性;第二,對不滿內地的人而言,劉翔的「弄虛作假」正是內地體制的寫照。


  有人認為這些報紙只是把網上的一些言論客觀地報道出來,沒有問題。這是低智的看法。熟悉傳媒運作的人都知道,甚麼上頭條,版位如何編排,完全反映報紙立場。況且,不同時大幅報道同情劉翔的言論以作平衡,本身便已滿足了上述「傾斜」的定義,是在故意誤導讀者了。


價值判斷 分析失準


  用字遣詞上帶有價值觀念,例如用「共匪政權」還是用「人民政府」,我倒是並不介意。但一些違反事實的「評論」,對社會的害處卻是大得多。又一個近期的例子。太空人訪港說在太空中望到香港,感到十分美麗,有評論即斷定太空人是「假大空」,在說謊,因為香港這麼小,不可能在太空中見到。


  這是多麼沒有科學常識的說話!多年前美國的太空人在訪問中亦說過,在太空中用眼可見到中國的長城。長城幼而長,晚上更無燈火照明。我們在地上放一條線及放一面會發光面積大得多的碟,哪一樣我們可看得更清楚?難道美國太空人生具鷹眼,而中國太空人都有白內障嗎?偏頗的心態導致放棄用腦筋,分析失準。喪失公信力的傳媒對我們了解世局並無幫助。

 

轉載自晴報http://skypost.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9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ks388發表於 2012-8-26 07:26 PM
  • #10
  • 不同利益集團都在控制傳媒,才出現偏頗的傳媒,小市民只能無奈地接受日久的洗腦報導,希望多些有良心公正為社會利益的傳媒,為民發聲及監督政府。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大包整多兩籠發表於 2012-8-26 03:17 PM
  • #9
  • 因為宜嫁傳媒太多,個個都想多d讀者睇,搞到d內容、題目都要誇大黎講,甘先夠吸引力,但變成過於偏重一點唔夠客觀。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2-8-24 07:54 AM
  • #8
  • 除了地產霸權,香港有的就是傳媒霸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tnet發表於 2012-8-24 03:56 AM
  • #7
  • 不少傳媒都是商業媒體,透過不斷以誇張化、宣傳化、與衝突化的報導,嘩眾取寵、激化對立、導致理性討論空間遭到壓縮,進一步形成暴力衝突的文化,對抗它們認為的潛在敵人,例如膠粒污染事件-傳媒對調查及報導今次污染事件缺乏興趣,以及他們的焦點只放在如何令政府尷尬及揭露香港政府或中石化的問題與瘡疤;茉莉花革命-中國境內根本沒有大型示威發生;傳媒必須停止這種為了自身政治與經濟利益所做的偏頗報導,擔負客觀報導、紀錄、以及理性討論的角色,去共同維護新聞自由的價值。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1/02/blog-post_22.html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12.html
    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3373.html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atoshi發表於 2012-8-23 10:26 PM
  • #6
  • 早兩天有個日本記者因採訪時被軍方殺死,戰地記者的自身危險程度,遠比報道不實、嘩眾取寵、偏頗的記者來得有意義。應向戰地記者致敬。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rika_ohoh發表於 2012-8-23 10:18 PM
  • #5
  • 已經有部分傳媒已經失去從業身份,濫用了自己的專業身份、專業知識,誤導大眾、嘩眾取寵;為博出位、為博銷量、為博名聲等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ho_am_I發表於 2012-8-23 07:22 PM
  • #4
  • 有立場是一回事, 但傳媒應該報導事實, 或稍作評論/推測, 絕不應該妄下判斷, 詆譭/宣揚某人/黨/信仰, 否則成為某人/黨的宣傳/攻擊他人的工具, 甚至有對大眾"洗腦"之嫌!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s388發表於 2012-8-23 05:49 PM
  • #3
  • 的確發現近年傳媒真是很有立場,某些針對某人,卻很維護另一人,特別於選舉前後更突出,如長期看某類傳媒,真是會潛移默化地受影響,如此證明傳媒也不是以公眾良心來行事,公眾希望傳媒來監察政府,如本身也設定了立場,如何獲得公信去服眾呢?希望傳媒反省改進有開偏頗,只因公眾才是主群,別傾向為了某人而存在。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Tim218發表於 2012-8-23 11:09 AM
  • #2
  • 有些傳媒就經常指鹿為馬,癲倒是非黑白,以摶得報章雜誌暢銷,成為討論話題.此種宣傳手法真不要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