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1/08/2012

去深圳書城買書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我一向喜歡到書店「打書釘」,並養成過分隨便買書的「惡習」,致使家中堆滿書籍。我年前曾稍作計算,家中若無這麼多書,我的房子可以小很多,至少可省回數百萬元。由此可見,買書是一種十分昂貴的活動,所以近年我也盡量克制,能不買便不買,又或改用電子書。


  周末到深圳書城,可能是因為暑假逢上周末,但見人頭湧湧,有人站著「打書釘」,有人坐在地下倚著欄杆拿著書全神貫注地讀。我估計一下人數,兩層的書城,起碼有過千人在讀書,蔚為奇觀。更奇的是,這批讀者大多是青少年或兒童,父母不在身邊。我生性八卦,暗中四處亂轉,看看他們讀甚麼書,是否漫畫或故事書之類的,發覺不是,他們大多數手捧的,都是十分嚴肅的讀物,如唐朝的甚麼歷史,地理物理等等知識性書籍,而且很多都已把書翻到中間,看來已讀了一段頗長時間。

 


青年好學 增人力資本

 

  這批十來歲的孩子將來前途無限,二、三十年後他們便是社會的棟樑了。經濟學家都深明投資在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一個孩子自幼向學,將來成大器的機會必會大增。一個國家若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將來的國力必受到決定性的影響。諾貝爾得主經濟史學家伏格爾(Robert Fogel)兩年多前曾撰文預測,到了2040年,中國的總體GDP會佔世界的40%,美國則只佔14%,歐洲更跌至5%,其主要論據之一,便是外界嚴重低估了中國社會(不是指政府)對投資教育的重視。經濟增長有自身的規律,伏格爾的「預言」頗有可能相當準確,中國人民儲蓄率高,資本積累速度遠高於美國,年輕人又用功,沒有理由生產力不能追上美國。


  不要只看暑假到書店讀書的孩子,好學是中國年輕人,尤其是中產家庭子弟普遍現象。在內地的大學中演說,我們隨時可見到演講廳被人流逼爆,講者很易誤以為自己有極大的吸引力,自我感覺十分良好。在香港的大學中,若有公開的演說或學術活動,演講廳也多會坐得滿滿的。但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本地學生對新知識如此如饑如渴,到場的,九成多以上是內地學生,就算演講內容與他們的專業無關,他們也會來。


  中國社會在經濟增長的推動下,正急劇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在深度與涉及的人數上都是近三十年來世界最重要的歷史。了解這些變化的成因後果是十分艱巨與複雜的事,不了解而又選擇與這些變化築上防火牆,閉目塞聽的話,不啻等同自我邊緣化,香港很易變為一個無足輕重(irrelevant)的社會,很難翻身。

 

 轉載自晴報www.skypost.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9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chaiswong123發表於 2012-8-26 02:26 PM
  • #10
  • 我覺得最重要係在乎於心態,宜嫁知多d可能對之後都會有用,唔好目光甘短視。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lyfish264發表於 2012-8-25 09:47 PM
  • #9
  • 由小看書,盡量令小孩子任何讀物都可以隨手那來閱讀,偏重一些書籍,只會令小孩子無法全面了解閱讀的好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hunyi發表於 2012-8-23 10:13 PM
  • #8
  • 香港人已經很懶散,一有時間只在拿著手機、電腦來玩,從不拿一本好書來觀看,就算有誠品出現在香港,亦難改他們的習慣,正如筆者所說,要自小培養習慣,但現今的父母何來有時間與子女一起閱讀課外之物,就算有,他們都迫孩子多讀一些增進的文學修為的書籍,減少有童真的書籍,小孩子潛而默化變成為部分的蛀書蟲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takethat發表於 2012-8-23 07:29 PM
  • #7
  • 深圳書城書藉種類多,價錢又平,不過均是簡體書籍,而且書的紙質感覺很薄,有時用力少少揭頁都會揭爛張紙,裁剪有缺陷的書都照賣可也,雖然不防礙閱讀,但外觀有瑕疵不應該出售,所以我都是偏愛買台版翻譯書。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ohnnie發表於 2012-8-23 09:16 AM
  • #6
  • 香港地少屋貴,一般人要藏書,一定要有選擇性,最重要是會有機會再看,不會再重看的書便没有收藏价值了,否则藏書成了擺設,附庸風雅的事则意義不人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kwan229發表於 2012-8-22 10:18 PM
  • #5
  • 買書去深圳書城的确便宜,唔知香港的誠品書店價錢相對如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Tim218發表於 2012-8-22 12:06 PM
  • #4
  • 閱讀書本可以增加個人知識,若能由小培養起愛閱讀的習慣必定是件好事,對本身學習有所幫助,但正如筆者所見內地的孩童,年青一輩的確比香港的青年人更愛好在書本上,由小就有這種閱讀習慣,這方面香港人的確要向他們學習都幸好現在有誠品的開幕,可以為更多香港年輕人,培養閱讀的習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zechung89發表於 2012-8-21 09:48 PM
  • #3
  • 深圳書城當然好,不過,要長途跋涉跑去深圳,都不是時常可以做到的,但香港開了一間誠品,就可以方便很多,我都好喜歡在書店打書釘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ho_am_I發表於 2012-8-21 09:34 PM
  • #2
  • 香港的誠品當然不能與深圳書城相比, 但總算給香港添加一點文化氣息, 希望可以帶來閱讀的風氣; 沒錯, 中國現在的儲蓄率高, 資本積累速度高於歐美, 但中國的消費, 特別是奢侈品, 亦日漸增加, 儲蓄率可能會下跌, 而且經過金融海嘯, 歐債危機後, 消費可能會變得審慎, 儲蓄率可能會增加, 中國的GDP能否超過歐美, 天知道!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