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9/08/2014

綠營南部長城水火不侵

  • 姚超文

    姚超文

    香港出生,到台灣升學後落地生根,如今在台灣居住的時間已經超過在香港生活的時間。擔任傳媒工作,長期觀察並融入當地社會,是一個應該很有資格被稱作台灣通的香港人。

    台灣熱話

    本欄每周二更新

  台灣年底七合一選舉,這個星期開始進入倒數一百天的衝刺期。而外地人最容易看懂的市長選舉部分,目前看來,情勢對國民黨非常不利。尤其在台北市,以往如果不鬧窩裏反、搞分裂就從沒輸過的藍營,這回候選人連勝文,足足輸給代表綠營參選的柯文哲12個百分點。代表國民黨出馬的台中市老將胡志強,民調也落後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9個百分點。林佳龍認為自己贏定了,甚至已經要台中市政府組成移交委員會,以便他一當選就迅速上手,態度非常高調。

 

  而不了解台灣政治生態的人會以為,高雄市發生氣爆,民進黨籍市長陳菊難辭監督不周之責,支持度應該會受到很大打擊。但事實卻是儘管經歷氣爆、淹水、停電、家園復舊遙遙無期種種打擊,陳菊照樣大幅領先,民調仍以57比19,大幅領先將代表藍營參選的楊秋興38個百分點。

 

高雄發生嚴重氣爆後,民眾仍高度支持市長陳菊。

 

  甚至連民進黨籍台南市長賴清德,最近雖然因為豪雨處理不當和豆腐渣防洪工程引發民怨,支持率也照樣不動如山。

 

  大家可能會納悶,為甚麼國民黨的候選人,就算形象清新如連勝文,政續不俗如胡志強,一路陷入苦戰,但綠營縣市長好像隨便做做就獲得極大支持,這就不得不稱讚民進黨人士非常懂得「民主選舉」的技巧了。

 

氣爆後高雄經歷至少三次淹水。

 

  像是高雄市發生氣爆,筆者趕到場採訪,親眼目睹行政院長江宜樺第一天到場視察時,陳菊卻和綠營立委在後面談笑風生,滿臉笑容,一派輕鬆。這是筆者從事媒體工作幾十年,採訪無數次災難新聞以來,第一次看到政治人物,而且還是當地父母官,在如此慘烈的災區還會笑得出來。然而,災民看到似乎無感,傳媒也沒有去捕捉這個畫面,看來像是理所當然似的。如果換成總統馬英九或者其他藍營政治人物,一言一行動輒得咎,只要稍為對答不善,早就被罵翻了,更遑論露出燦爛笑容。

 

  筆者認為,這要歸功於綠營人士懂得為官之道、拉攏和傳媒的關係。像是這十多年,發生在高雄的天災不少,但是每次綠營都喊出是「中央政府」政策錯誤,和高雄市無關,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而就算發生重大傷亡,都是第一時間前往靈堂上香痛哭,做足功夫。所以台灣有句口頭禪「敢指責就不用負責,敢公祭災民就不生氣」,生動描述了綠營政治人物的行事模式。

 

  像這次高雄市氣爆,陳菊也動用這個公式,先罵經濟部批准埋設工業管線,跟著宣布永遠不准重新埋設管線,還進一步要遷走高雄所有石化工廠,最後再多次去殯儀館和靈堂上香慰問,完全跟災民站在一起和「中央」對抗。雖然事後發現是陳菊的下屬經手氣爆管線工程,但輿論已一面倒指責行政院和經濟部,真相如何只剩司法機關關心了。

 

高雄市長陳菊多次前往氣爆死者靈前上香。

 

  其實,石化業是台灣三大產業之一,每年產值約1.8兆新台幣,光是高雄市就佔全台總產量三分之一,周邊就業人口約40萬人。如果陳菊真是如她所說,不想高雄市民繼續受到污染,高雄市的失業率絕對變成兩位數。

 

  這種站在選票一邊的戲碼,其實綠營一直上演。像是當年民進黨執政時,為了地方選票,花6千億投資「國光石化」。但是變成在野黨後,又要拉攏環保人士選票,大力推動廢除國光案。大家可能想不到,2006年推動「國光石化」的,其實是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跟副院長蔡英文。而在2010年成功推動廢除的也是這兩位政治人物。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高雄會有高失業率出現,只要行政院敢遷走高雄石化工廠,絕對又是中央的責任,綠營又再一次和民眾站在一起了。

 

  民眾健忘的程度,或是願意遺忘的程度,真的令我傻眼。

 

由宗教團體舉辦的祈福法會有超過兩萬人參加。

 

  其實綠營政治人物能不斷上演這種戲碼,和他們的選民特性很有關係。民進黨支持者,大多是充滿夢想和熱情,所以只有綠營政治人物喊出一個夢想,他們都會不顧現實,全力支持。最有名的口號莫過於當年陳水扁競選時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以及後來陳水扁執政不當導致台灣經濟衰退,綠營再高呼,「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竟然一樣獲得擁躉回響。

 

  但藍營支持者則難討好的多,挑剔又標榜理性,做不好就立刻翻臉,往往罵得比綠營還厲害,馬英九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而且藍營支持者動不動就放話,要用選票教訓不滿意的藍營政治人物。

 

  只能說差異鮮明的選民特性,造就不同的政治風格。唯有靠選民素質和理性的提升,才能發揮民主制度的最大優點和功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12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ET發表於 2014-8-20 05:20 PM
  • #13
  • 回覆 #12 靚姐


    怪不得就算高雄出事,市長不但能置身事外,還跟傳媒一起責怪中央。

    民眾很多時會不知不覺被傳媒牽著鼻子走,就像股民也常被「魔笛」的指揮棒迷魂而不自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4-8-20 04:37 PM
  • #12
  • 再者, 當然放棄抓宣傳也就算了,但民進黨任內佈局各官媒內的高層,主持人甚至各部門的政務官(政治任命)都大部分留任。 反而黨內或友黨中盼望因擁馬有功而可謀取一官半職的卻失望,所以怨聲載道,變成自己人都反馬!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4-8-20 04:18 PM
  • #11
  • 個人覺得馬的問題不是單純「憨直」, 他同時缺乏同理心,相當的剛愎自用和有智識分子的傲慢等。 簡單講他不識做人也就罷了,更失敗的是能把大部份支持者甚至崇拜者變成敵人!

  • 引用 #10 ET 發表於 2014-8-20 04:01 PM

    回覆 靚姐 台灣人說馬英九上台時說要給傳媒新聞自由,所以不再抓宣傳,他做法務部長也是因想打擊黑金給炒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4-8-20 04:01 PM
  • #10
  • 回覆 #5 靚姐


    台灣人說馬英九上台時說要給傳媒新聞自由,所以不再抓宣傳,他做法務部長也是因想打擊黑金給炒魷魚,這樣的人做法官或者會是包青天,太憨直攪政治實唔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Freemanchina發表於 2014-8-20 02:28 PM
  • #9
  • Both the author & Madam "Beauty" are making very good observation & analysis!

    I learn a lot here.

    Thank you!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4-8-20 01:33 PM
  • #8
  • 濁水溪以南,就算是城市也不是真正的都會,小城鎮人及鄉人畢竟與台北人的水平是不一樣的,選票投出去,感情分很重。

    再者,實在大部分人民包括城市人都多數只能凴自己生活在短期內有沒有改善來評斷政府好不好,其他的中長期問題,卻沒幾個人懂。 那個人是適當的執政者講真是賭一鋪而矣,否則又怎會是李登輝,陳水扁及馬英九!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4-8-20 12:38 PM
  • #7
  • 另一方面,台灣人其實和傳統大陸人一樣,鄉土情濃。 選票在手,無論如何總是支持同聲同氣的自己友。 民進黨宣傳的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深入民心。 只有民進黨才本土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4-8-20 12:24 PM
  • #6
  • 我相信地下電台是國民黨早期到台灣的鄙視地方語言錯誤政策的后遺症。雖然電台散播台獨言論,報不實新聞,言論乃至賣假藥, 國民黨一路都束手無策取締不了,何況碰到一個絶頂高分低能的學者總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4-8-20 11:30 AM
  • #5
  • 馬英九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笨。

    不過南部從來盛行的地下電台以最貼心的「歹灣喂」講播的假新聞是幫了綠營最大忙的!

  • 引用 #2 ET 發表於 2014-8-19 03:29 PM

    民眾往往以傳媒意見為自己意見,藍營不抓緊傳媒是自取滅亡。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老李頭發表於 2014-8-20 10:25 AM
  • #4
  • 這種技巧,泛民也做得很足,學的很好。當然,因為支持泛民最大的金主,就是傳媒。這就是為什麼當傳媒廣告收入下降時,這批泛民議員叫的最厲害。反而其他報刊倒閉或者收入減少時,泛民議員聲都唔聲。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off發表於 2014-8-19 05:21 PM
  • #3
  • 民眾很理性,他們明白氣爆不是市長的錯,是熟悉氣體的人員疏忽而導致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4-8-19 03:29 PM
  • #2
  • 民眾往往以傳媒意見為自己意見,藍營不抓緊傳媒是自取滅亡。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