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4-22

地震思考錄


  5年前,汶川地震,我和老羅等朋友盡可能早地趕到了成都。不少網友捐了物資委託我們救災用。次日,又有幾個志願來救災的朋友與我匯合。我們告別了牛博網的朋友,開始單獨行動。在那裏停留了一周多,有些話,也許此刻說出來比較合適。

 

  作為第一批去汶川的人,對於「志願者」三個字有很多感受。有人對主動去救災的人頗有微辭。其實我部分贊同他們的苛責。在去往重災區的路上,的確看見過一些志 願者車拋錨了,身體出狀況了,搞不好救人不成反被救,也偶有志願者的車輛堵路的情況發生。但總體來說,在512那樣大的災難前,志願者帶去的幫助遠比他們 造成的麻煩多得多。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謠言,比如「當年我們開著跑車甚麼物資都沒帶倒玩,結果車壞了堵住了救援隊的路」,更有不少是針對其他志願者的, 我不知道編這種故事的人是甚麼樣的微妙心態。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一定是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去救助的,在救助的過程中,定會有不周全。災難愈大,愈需要社會共力。有些人,對著這些因為熱心而造成的麻煩不願理解並且死纏爛打窮盡挖苦,反而對一些明顯的公權力失職監管缺失造成的悲劇坐視不管甚至助紂為虐,我寧願他在家裏看跳水比賽。

 

  但志願者也有不少需要反思的地方,包括我也是。2008年,我和朋友一腔熱血,到了那裏,發現其實我們能派上的用場並不大。網友們因為信任,把很多的帳篷和物資寄給我,我和幾個朋友一開始會選擇有目的地發放,後來發現這工作如果沒有專業對口的基金會,你幹到奧運閉幕都完不成,而且容易一筆亂賬。後來我讓上海的朋友直接把物資給了壹基金。至於到四川的那些物資,我們兩台車,白天拉滿,一趟趟去往不同的受災區,對於災民的幫助其實有限。更大的幫助就是能最準確地知道災區所需,發佈給大家,以便於網友們在捐物資的時候更加有針對性。在汶川時,我就收到了很多的讚美。其實根本就不配。很多冒死救助災民的真英雄被媒體忽視,我一個拉貨發物資和傳達消息的志願者卻被人誇獎,其實羞愧。真正見識過巨大災難救援現場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渺小。越往後這種羞愧感越重,以至於我一直戴著口罩,一看見有媒體來就避開,也沒有發佈甚麼我在災區的照片。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大家,專業救援和熱心救助之間的區別。好在我開車水準還行,沒添亂,也招募來一些物資,不至於完全是個廢人。配得起讚美的是那些樂觀的災民,很多專業救援隊,志願的救援者,一些專業基金會的志願者,部分敬業卻不過度消費災民的記者,還有我們平時所挖苦和批評的部隊及員警。

 

  網路雖然對救災説明巨大,但網路謠言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困擾。當時傳播資訊靠博客和論壇,這種困擾還不算大,無非是一些網友誇大事實。我們在汶川地震期間, 常常看到網上帖子,說某地已經不行了,斷糧缺水少藥,廣場滿地傷患,快救救我們。在我們飛奔去的一路上帖子還不斷更新,直播慘況。等我們到那發現該鎮受災很小,人們在廣場上歇息聊天,甚至旁邊餐館和商店還有不少開業著。很多志願者都聞訊趕來了,物資堆積如山。一周內,我們被這樣的網路帖子牽著到處走,很多次到了現場才發現與描述不符。災難面前,誰都不願被遺忘,誰都想有更多的物資,但資訊傳播的偏差,往往讓由民間力量積蓄的重要的物資沒有能去到最急需的地方。最後我們的經驗是,往往寂靜無聲的地方,災情真的很嚴重,叫得此起彼伏的地方,也許可以先緩一緩。

 

  如今有了微博,甚至有人借災難騙轉發關注甚至騙錢,捏造了不少資訊。一些朋友無法分辨,一心急都轉發了,然後變成熱門,民間志願者甚至專業救援隊都往那趕,等發現是假的已經浪費了大把時間。這也是為甚麼那些求助微博都不敢轉發,因為在汶川的時候,我們得到了不少教訓。在災難面前,網站對於類似求助資訊在被廣泛傳播之前最好有基本的核實。至少ip位址完全不對的第一人稱微博要格外注意。

 

  我也建議在救援最重要的72小時內,名人明星暫時不要前往。不少人能認出你的臉,一旦排場比用場更大,再多的熱心和善良都可能適得其反。反而是在地震後的心理創傷恢復期,願更多的明星可以去那裏,哪怕就是宣傳,也是件好事。這點和我08年的觀點恰恰是相反的,08年汶川地震的後期,很多明星去往現場。在那裏呆了一周多的我那幾個朋友對此有所不屑,都言作秀,說,為甚麼你們在最危險的那一兩天不來幫忙。到了09年我就覺得,其實他們的做法是對的。這72個小時,應該留給專業救援隊和有經驗的志願者。

 

  還有一個感觸。當災難來臨,最好的救援者其實是你自己和你身邊的人。自救和互救往往是災難發生後最有效的方法。建議學校能夠開設或者強化救援課,教授各種情況下的自救互救方法。

 

  親歷過幾次災區,更知道所謂道德兩字,不能用來高掛。災難各種,人心萬千,境遇兩極,也許誰都是高尚者,誰也都是卑劣者。面對自我的苦難,他人的生死,很多時候,你和你以為的你並不一樣。我們都願擁有一個更好的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行善修行的方式。善舉A和善舉B之間不該互相責難,也不要用動機論去解釋那 些善舉,更不可道德綁架。我一個朋友,做了不少善事,很多不願言說,飯桌上也不願意談起,更不會網路平台上有所表示。早年玉樹地震時,不見他有動靜,結果有另外幾個朋友覺得他冷血。其實他的企業是第一批捐款捐物的,很多平時我們和媒體根本關心不到的慈善,他都會參與。人心肉做,有些苛責和綁架其實會傷害到行善者。對我所不理解的他人進行道德審判是我們內心隱藏的另一種災難。話退萬步,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就算不捐任何東西,甚至不關心災情,只要自我為善,不害他人,就是對世界做的慈善。在對遠方苦難的萬千聲援熱血熱心之後,我反而會看見身邊有很多默然不顯的困苦需要幫忙。眾善夠重,諸惡才能被誅;重善夠重,困難才能不難。

 

祈福雅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韓寒博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

更多獨唱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