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Text: 方思捷
海洋公園轉型 回顧44年發展史
政府建議改變海洋公園營運模式,將山下園區免費開放,部分設施外判,山上機動遊戲按次收費。受新冠肺炎影響,剛迎來44歲生日的海洋公園重開無期,去年(2019年)更傳出財困結業的消息,後來得到政府撥款54億元,才得以「續命」。
始建於1977年的海洋公園,前身是澳門賭王何鴻燊姐夫謝德安的「巴黎農場」。1972年政府拍板興建海洋公園,免費撥出土地,由賽馬會斥資1.5億元動工, 1977年1月10日落成,由港督麥理浩擔任開幕嘉賓。當時成人票價15元,小童7元。
纜車載客量世界第一
最初公園未有大型機動遊戲,最矚目的除了樓高四層、俗稱「大魚缸」的螺旋形海洋館、精彩的海豚表演,還有連接黃竹坑及南朗山的吊索纜車,由252卡車廂組成的纜車系統,每小時載客量達5,000人次,載客量當時冠絕全球。
踏入80年代,馬會再撥款2.4億元作第二期擴建,增建大樹灣及山上機動遊戲,陪伴港人的成長水上樂園、當時東南亞最大的「瘋狂過山車」、龍捲風式旋轉的「翻天飛鷹」、以時速逾58公里俯衝的「滑浪飛船」等,都是那時候建成。
然而90年代尾,隨著海洋劇場台柱「海威」病逝、亞洲金融風暴及2003年沙士爆發,公園開始虧蝕連連。直至港府開放自由行,聘用「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擔任海洋公園主席,引入諸如萬聖節「哈囉喂」等話題作,拓展夜間入場遊客,公園才由虧轉盈。
奪全球最佳主題公園
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為迎戰對手,海洋公園宣布55億元的擴展方案,打造亞洲動物天地、海洋列車、動感天地及冰極天地等景點,成功引領公園攀上高峰,入選《福布斯》全球十大最受歡迎主題公園,勇奪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的「全球最佳主題公園」等殊榮。
與此同時,公園積極推動保育研究,成功孕育和孵化多種瀕危蝴蝶和鳥類,2000年更以人工受孕方式,成功令樽鼻海豚懷孕並誕下兩條小海豚,成為全球首宗同類成功案例。
儘管近年多個主題公園相繼在周邊落成,偌大的空間、嶄新的設施、更多的動物,令落成40餘年的海洋公園比下去,但海洋公園的歷史意義和帶給港人的集體回憶,是無法取締的。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記得讚好《時空筆記》facebook專頁,緊貼最新動態。網址:https://bit.ly/2XK6Mzc
1977年1月10日海洋公園正式開幕,由港督麥理浩(右二)擔任揭幕嘉賓,他並親身試坐纜車。(圖片由作者提供)
很多去過海洋公園的人,都對殺人鯨凌空飛身頂球的表演記憶猶新,不過自從1997年殺人鯨「海威」急性腸出血去世,園方再沒引入殺人鯨。圖為1979年公園引入一頭英國殺人鯨的情況。(圖片由作者提供)
這裏是海洋公園?還是迪士尼?70年代,兩者還不是競爭對手,在海洋公園與米奇老鼠及唐老鴨揮手不是夢!圖為1978年在海洋公園開幕的「 Mickey Mouse Club」。(圖片由作者提供)
全長1.5公里的海洋公園登山纜車由意大利製造,當時是全球載客量最大的吊索纜車系統,每小時可接載5,000人上落。圖片攝於1984年,山下景觀變化很大。(圖片由作者提供)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