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Text: 方思捷
九龍城寨清拆 三不管地帶寫入歷史
1987年1月14日,對曾經居住在九龍城寨的人來說,畢生難忘。
上午9時,政府突然宣布全面清拆九龍城寨,並立刻派遣過百名警察及房屋署職員圍城,消息震驚全港。儘管後來居民都理解這個做法,是為防有人魚目混珠臨時遷入,騙取賠償,惟眼見家園圍封,遷拆在即,居民無不大吃一驚,同時對未來感到徬徨。
九龍城寨的歷史可追溯至宋朝,昔日稱作「官富場」,及至清朝才叫「九龍寨」。20世紀初,九龍城寨面積達到4.7萬平方米,比疄九龍灣西北海岸,即今天太子道東一帶,後來啟德機場興建,始變成內陸地區。日佔時期,日軍為擴建機場拆去部份城牆,城寨範圍逐漸收窄至賈炳達道以北。
由於當年清廷與英國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列明,「所有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職,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讓九龍城寨成為殖民地「飛地」,管治權仍屬中方。其特殊的地位,亦令九龍城寨成為戰後移民、逃避英方法律制裁的罪惡溫床,成為後人形容「港府不敢管,英方不想管,中方不能管」的「三不管」地帶。
中英談判共識 回歸前拆卸調遷
80年代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為香港回歸作過渡準備;1987年,中英雙方就清拆城寨一事達成協議,銳意在三年間分三期進行清拆,安排寨內約4萬名居民搬遷。政府在處理城寨問題上雷厲風行,為居民提供優厚賠償,讓居民優先申請居屋,即使選擇輪候公屋,也可得到搬遷費。
然而當年清拆城寨亦引起不少風波。翻章報章,在1991年11月,80多名拒遷居民在港督府通宵靜坐抗議,警方首次採取強拆行動,派遣過百名機動部隊封鎖城寨,破門入屋抬走留守市民。及至1994年,九龍城寨終完成清拆,港府隨即在原址興建九龍寨城公園。
今天的寨城公園內保留了部分歷史遺跡,包括昔日的炮台、衙門,以及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的花崗岩碑石,然而有關近代城寨生活的記載,卻不算多。儘管城寨清拆時,社會已有聲音提出保育,但當時官方只容許日本考察隊進城寨考察及繪製地圖。想懷緬近代城寨風光,看電影可能是較佳選擇。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記得讚好《時空筆記》facebook專頁,緊貼最新動態。網址:https://bit.ly/2XK6Mzc
九龍城寨的大廈天台架起密麻麻的「魚骨」電視天線,每次颱風過後,天線都會吹得七歪八斜、七零八落。(圖片由作者提供)
舊樓天台是兒童的嬉戲場所,但意外亦時有耳聞。(圖片由作者提供)
非法搭建的水管和電線在九龍城寨隨處可見。(圖片由作者提供)
獅子山下九龍城寨,1993年4月清拆當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