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7-01-31

歡喜過年 台灣習俗輕鬆看

  台灣雖然是以閩南人佔大多數,但1949年前後移入大批外省人,過年的習俗和禁忌,或多或少都參雜了各省的特色,使得島內民眾過的農曆年,成為中華民族過年習俗的縮影。

 

  大掃除之後,就要開始做年粿(台灣人的年糕),而且一定要在農曆二十八之前做好。台灣年粿主要有四種:「甜粿」、「發粿」(發糕)、「菜包」和「鹹粿」(蘿蔔糕)等。台灣人有一首民謠說出年粿帶來的好處「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蘿蔔粿吃點心。」

 

年夜飯吃長年菜代表向父母祝壽

 

  「除夕」要吃「團圓飯」是中華民族的共通傳統,但內容則依照地區略有不同。依照習俗,這頓年夜飯吃愈久愈好:長年菜(芥菜)、韭菜(取長久之意)、蘿蔔(台灣話與「彩頭」同音)、花生(取長生之意)全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魚丸(魚蛋)、肉丸取團圓之意,吃全雞意思為台灣話的「食雞起雞」(台語雞和家同音),尤其今年是雞年,很多人都準備不只一種雞,求取各種吉利的含義。另外往往會有大批油炸食物,代表興旺的意思。

 

  在吃年夜飯時也有一定的禁忌,例如吃長年菜不宜橫吃,應從頭吃到尾,代表向父母祝壽之意。所有青菜多半是自然煮食,不切不剁,表示吉祥。

 

台灣人相信過年吃發糕會帶來財運

 

  守歲也是除夕的最後大戲,通常由圍爐、分壓歲錢開始,全家一起來圍爐夜話,直到天明。台灣人認為守歲可以讓父母長壽,所以又稱為「長壽夜」。

 

  午夜一過,在比較鄉下的地方,街頭巷尾都開始燃放鞭炮除舊,但到大年初一,卻有不少禁忌。

 

  比較傳統的台灣人,稱初一的早餐為「清菜」,也就是吃素菜,不得吃魚肉葷菜。正月初一不許做飯,因為初五之前忌諱用刀,所以家家戶戶都準充足食物,以吃到年「年初五節開」,大家在這幾天只能蒸除夕做好的現成飯。除了吃素菜之外,大年初一切忌吃稀飯(粥),那是赤貧的象徵;而且傳統習俗中,吃了稀飯之後到遠地探訪親友,必定會遇到大風雨、迷路、或者有失去性命的危險。

 

  年初一第二大忌是不能煎年糕來吃,一般人煎年糕都要煎到兩面焦黃才好吃,像是我的上海姻親這邊,都用麵粉調成麵糊加蛋,裹起甜年糕,煎得外酥內軟來吃。但台灣話稱煎到焦黃為「掐」,與赤貧的赤字同音,意味吃完年糕之後會變得貧困。這也充分顯示祖籍不同的差異。往往不同省籍的媳婦,會莫名奇妙惹到夫家長輩不開心。不過這些都是比較守舊一輩的說法,現在多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過去,大家開心就好。

 

  如果您在前一天晚上的「長壽夜」過得太累,想在忙碌完之後睡場午覺也是不可以,以前的台灣人相信,人在當天晝寢,一年都不會順利。

 

  和廣東人一樣,台灣人在年初三是不出外拜年,他們稱這天為「赤狗日」一個非常不吉利的日子。

 

  初一到初五,屋內外一切掃除,都要往屋內掃並放在固定的角落,到了初五,就可以把從除夕供奉在神桌上的春飯、年粿、甜點和水果更換,並可視其碗底的乾濕,預測當年的氣候。已經在家中放了五天的垃圾,也可以清理,一切生活便從這天恢復正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

更多台灣熱話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台灣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