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推動斷捨離】抗衡速食時裝!二手服裝小店勁吸中產客
隨著時代變遷,消費者開始關注消費道德及環保,對衣著的要求已不再停留於廉價、容易配搭的層次;加上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零售前境不明朗,市面上興起「共享經濟模式」,產生抗衡速食時裝(Fast Fashion)的消費狀況。
經營二手服裝生意的「a break 93」,一直希望推動「斷捨離」文化,改變港人的消費行為,並扭轉大眾對二手衣物劣質、破舊的形象,正好趕上新時代的轉變。
傅家欣(右)和余靄僑於4年前共同成立a break 93,希望透過推動二手服裝文化,讓一些被捨棄的衣服,重新覓得一個合適的主人。
a break 93的「93」是取「舊衫」的諧音,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一個處理舊衣物的平台,鼓勵大眾不要再追趕潮流,同時也讓地球休息。其創辦人傅家欣(Yen)畢業於香港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曾在日本留學1年,親歷日本消費者對二手市場的看法和接受程度。
日本二手文化早於幾十年前開始盛行,古著是潮流,也是文化一部分,穿古著在當地被視為一種衣著風格。Yen表示,日本二手市場成熟,有多間規模龐大的二手買賣公司。相反,香港消費者對二手服裝的接受程度較日本、韓國等地低,不少更誤以為只有低下階層才會購買二手衫。
兩創辦人 合資6千元開始
從事時裝品牌市場及推廣工作逾10年的Yen,檢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後,毅然決定辭職,與友人余靄僑(Yuki)共同推動二手服裝文化,於2016年9月成立a break 93,希望讓一些被捨棄的衣服,重新覓得合適的主人。
開店初期,二人合資共6,000元經營網上二手服裝寄賣平台,店內有一半是Yen的舊衣服,也有朋友寄賣的衣服,她們將不同貨品放在Facebook及二手買賣平台Carousell上試水溫,卻意外地引來不錯的反應。為了增加消費者的信心,網店成立半年後,二人再投資4萬元,在筲箕灣租用僅90平方呎的舖位開實體店,讓客人有機會親身觸摸二手服裝的品質,又堅持設置試身室,希望客人是覺得衣服適合才購買,而非只為價格低廉。
最意想不到的是,筲箕灣雖然屬港島舊區,但附近有鯉景灣、嘉亨灣及太古城等中產屋苑,令Yen和Yuki回收了不少二手名牌服裝和手袋,也儲了一批質素極高、不抗拒二手服裝的中產客,小店在半年內已成功回本。
及後,a break 93更獲邀到九龍灣淘大商場開店,小店在短時間內變成大舖,二手服裝更是貨如輪轉。輾轉至今,店舖已於去年7月搬到目前位於銅鑼灣核心區的樓上舖,佔地逾800平方呎。店內的衣服按照其品牌、新舊、款式、季節等因素回收,而最重要的準則是衣服要有8成以上新淨,其次是不接受貼身衣物、鞋履和飾物等。
風格一致 衣服至少8成新
雖然回收的衣物來自不同地方,但款式卻保持一致的風格,價格由百多元起至數千元不等,視乎牌子及質素而定。Yen指每賣出一件衣物,就會將衣服售價的3成回贈給物主,如陳列40天後仍未出售便歸店舖所有,再由店方考慮繼續出售,或是轉送到救世軍等回收機構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士。
目前,店舖平均每日回收約70件衣服,最高峰試過一人搬來過百件衣服給她們。Yen和Yuki又透露,客人寄賣二手衣物的原因很多,絕大部分是因網購而起,客人在收貨後才發覺衣服不合身或不滿意;其次是身形改變或是轉換工作模式;而搬屋移民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甚至有約兩成的衣物是來自經營失敗的網店。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