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10-03

木塞被污染,錯在誰?

  扭蓋雖然方便,又可避免cork taint(木塞污染),但至今在很多人眼中,用上木塞封存的酒,都象徵了是高級貨品,這一個觀點,始終不能改變。事實上,就算是酒業界的人士,見到一瓶用上木塞的貴價紅酒,都會認為酒廠應該願意花多一點錢,買高級和有品質保證的木塞。

 

  遇到有cork taint的酒,錯不在酒。最初發現 cork taint 是1981 年,而元兇是一種簡稱為TCA的化學物,全名 Chloro-anisoles。這化學物在食物、包裝很常見,但對酒最致命是 2,4,6 Tri-chloro-anisoles。這個發現在業界惹來不少爭議,多年來學界、業界也進行過不少研究,有些釀酒廠更因為TCA向木酒塞製造商要求法律賠償。甚至連有名譽的大廠如Amorim也難免被醜聞影響。Cork taint更是釀酒師的惡夢,因為不瞭解的人,會以為釀酒過程有問題,影響釀酒師的聲譽。

 

  製造木酒塞的過程,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反而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有了改變,因而製造出很多可造成TCA污染木酒塞的因素,例如主要是用來消毒食水的 chlorine 氯、農藥裏的TCP、保存木料用的PCP,這些只要與用來造酒塞的原材料有接觸,都能夠導致木酒塞受TCA污染。在製造木塞的過程之中,要用熱水、漂白、包裝、入瓶等,只要一不小心處理,TCA便有機可乘。

 

  在工序上要有嚴格的監工,才可避免,但只有大廠才能做得到,因為他們能夠執行嚴格的指引。規模較細的生產商,容易在工序上出錯。有時在無心之失之下,便做了害群之馬。至於我們在大自然裏造成的化學污染,那就更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改變,別說彌補了。

 

  品酒人士一嗅到發黴氣味,反應通常很大。主要可能是一旦發現 cork taint便證明自己的嗅覺敏銳。其實每個人的嗅覺靈敏度不同,根據研究,一 般人辨別得到的TCA的話,酒裏的TCA含量需要大約在每公升含1.4–4.6 ng。 Cork taint在品酒上被列為wine faults酒病的一種。但與cork taint類似的酒病很多,例如由其他細菌感染,如Aspergillus sp.和 Penicillium sp.也可能導致像所謂發黴的TCA味道。因此有人建議把cork taint 以moldy taint黴弊來形容,會更公平和準確。

 

  據統計,cork taint的百份率達6-8%。對消費者而言,實在是一支也不可以接受。在酒業銷售的行規裏,發現cork taint的話,應該是以一換一,但很多餐廳都不願意接受出現cork taint的事實,與客人爭辨的事經常發生,不知大家可曾遇過?

 

  在任何地方買入有cork taint的酒,消費者是有權把酒退回。問題是店子會要求購物的證明,一旦酒已陳上十年或二十年的話,店舖可能已經結業,那時只能自嘆倒楣。不過或許仍可以直接聯略酒廠,說不定會有更換的辦法。為了針對這種感染的問題,扭蓋便應運而生。

 

Tips:

 

  有朋友相約晚膳,筆者總會帶一瓶酒赴約。在時間緊迫的話,在酒舖選酒是最方便的。普通的餐聚選酒不用太講究,吃中菜很多人會選紅酒,筆者卻喜歡選白酒。幾天前,筆者在three-sixty就選了Shaw + Smith的2010 Sauvignon Blanc。

 

 

  選Shaw + Smith的原因首先是價錢在160至200港元之間,而且在澳洲南澳Adelaide Hills 的Shaw + Smith已有22年的歷史,酒莊的其中一個東主,Michael Hill Smith是葡萄大師,他們釀製的Sauvignon Blanc早已在市場上深受歡迎。筆者知道這瓶酒必定不會令人失望。對於不大懂選酒的朋友,這也是信心之選,酒精度只有13,香氣除了一貫的草酸,還有一點香梨和少許熱情果,酸度清脆但有適中的甜度,甚為討好,比很多新西蘭的Sauvignon Blanc還要出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紅酒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