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4-09-22

中英 | 工黨元老曼德遜現身香港,中英重現對話契機?

  上周我去港大「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聆聽了英國工黨「元老級人物」曼德遜(Peter Mandelson)的講座--《英國外交政策的新篇章及其影響》。個人的直覺是,以曼德遜的背景和份量,他在工黨重掌唐寧街不久就現身香港,肯定不會是空穴來風。看來中英關係出現了恢復戰略交往(engagement)或對話的一線契機,他甚至可能是為中英雙方首腦恢復交流來展開前期接觸,因為他具備這個資歷。

 

曼德遜是1997年新工黨執政的主要功臣(美聯社)


  用「元老」來形容眼前這位年逾70歲的英國「老牌政治人物」,令我個人難掩感慨。因為近30年前,當貝理雅領導新工黨重回唐寧街時,曼德遜還只是40出頭,堪稱英國進入「新工黨時代」過程中,最為矚目的少壯派政治新星。

  作為貝理雅最得力的左右手,曼德遜擔當了「新工黨」贏得競選勝利的核心策略師,和輿論導向旗手,是把「新工黨」推向權力巔峰的最重要功臣之一。連英國保守派報章《每日電訊報》都曾這樣形容:「貝理雅發明了新工黨,曼德遜壯大了它。」



與不管部大臣的對話



  曼德遜自此還成為英國工黨對華政策最重要的策劃者。1997年5月1日新工黨執政後,其對華政策最終會如何定調,成為我的主要採訪方向。同年年底,我參加了由工黨國會議員安排的晚宴,新任內閣不管部大臣是宴會的主要嘉賓。我在席間與這位大臣,就中英關係的未來進行了對話,而他就是眼前的這位曼德遜。

  當時並非正式採訪,而是晚宴期間的對談。曼德遜說話慢條斯理,要講的話都經過慎密考慮,才簡短地吐出來。在交談過程中,我們討論了為何英國華人在大選中投票率偏低,以及如何建構工黨政府與華語媒體溝通渠道等。但進入正題後,他向我提出的最重要問題是:「你認為香港移交工作完成後,英中兩國關係處理得怎樣?」我當時回答:「良好的中英關係,不僅對兩國,同時對香港都有利。」

  曼德遜聽罷,幾乎是以一種自言自語的低聲線表達了贊同。他說:「令英中兩國關係正常化是至關重要的。基於商貿的一系列因素,有必要改善兩國關係。」然後,他似乎考慮到了保守黨執政期間中英之間的不快,於是又補充了一句:「過去對英中兩國的關係,英國有很多脫離現實的構思(他用的字眼是fiction),但是英國應該和您的國家改善關係。」

  我從那次對話中得出的結論是,新工黨政府似乎正在靜待香港交接工作平穩地告一段落,然後就會與北京啟動某種新型關係。後來的發展說明,這種新型關係就是配合大西洋彼岸的民主黨克林頓政府,把中國納入全球化進程,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把中國納入世貿(WTO)體系。這說明,英美「特殊關係」一直對英國的對華政策,及對香港問題立場發揮著作用。

 

作者與曼德遜曾在晚宴上就中英關係對談

 


對中英關係持鴿派立場



  曼德遜在英國政壇,是位公認的「不好對付的人物」--不僅政敵視他為眼中釘,就算是在黨內也常出現對他過於「鋒芒畢露」的批評。但是,英國政界和輿論同樣公認的是,他是一位工作能力非常出色的工黨政治家。他在「新工黨」執政後,先後出任不管部大臣和貿工大臣,當他在1998年聖誕節假期辭去內閣職務時,左翼報章《衛報》曾評價說,曼德遜「把一個幾乎毫無作為的貿工部打理得有聲有色。」

  曼德遜的另一個特點是,自從擔任貿工大臣後,他就以一種穩定而持久的「鴿派觀點」來看待中英關係。他此後擔任過歐盟的貿易專員,主張降低與中國的貿易壁壘,並在2015年10月,保守黨首相卡梅倫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倫敦之前,獲委任為英中協會主席。他當時表示,中國領導人的訪問,標誌著中英關係達到了新高度。

  時隔近30年,「新工黨」已經成為一個逝去的名詞。由施紀賢領導的,英國脫歐時代下的工黨,在今年7月的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5年的執政期。眼看著曼德遜在港大的講台上發言,確實令人感到歷史在重演,正如1997年上台執政那次,他可能又要擔起為英國的對華政策進行調整和定調的工作。

  因此,當曼德遜現身港大之時,很難不令人感受到圍繞著中英關係出現的一種新氣氛。但是,曼德遜也指出了推動外交新契機所面對的困難。例如他指出,世貿組織從創建開始,就是為了推動經濟的自由化(liberation)。西方將中國納入世貿,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會逐步進化至私有制主導的市場經濟,並持續對外開放市場。然後他特別加重語氣說,但中國就是不肯走上這條道路,結果招致了「主要是美國,及一定程度上歐盟」的抵制。



啟動全球化的「重塑」過程?



  曼德遜的話就此打住,沒有具體點出英國工黨政府的態度。不過他在隨後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卻批評了前保守黨政府未能與中國保持適當的溝通渠道,新政府需就此做出改變,重建兩國間的戰略對話。曼德遜還就中國與歐美間矛盾提出的解方,認為目前需要啟動一場全球化的「重塑」(reshape)過程。

  這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當前俄烏戰爭正在加劇歐洲的動盪,美國國內又陷入嚴重政治對立,而全球南方國家又正在崛起,誰來決定全球化該如何重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英倫歲月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政情 #英倫歲月 #曼德遜 #新工黨 #中英關係 #鴿派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