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疫境自強】適量運動有助對抗「戰疫」!醫生分享身心健康之道

【疫境自強】適量運動有助對抗「戰疫」!醫生分享身心健康之道

馮華添
馬拉松週記

  受疫情影響下,部分香港人深受情緒困擾,甚至得了情緒病。有見及此,今次特別邀請了醫生弟兄何崙做了專訪,向他請教在疫情困擾下,如何保持身心靈健康。

 

  盧:因為疫情關係,香港很多人受到情緒困擾,一些擔心會被傳染,一些更擔心失去工作,有些更因為經濟已經出問題而受到困擾。請問香港人遇到上述情緒上的困擾,你作為這方面的專業醫生,有甚麼好建議呢?

 

  何:a. 培養辨識能力

 

  理性地辨識訊息,避免過度關注新冠肺炎的報道,增加無謂的恐慌。關於新冠肺炎的負面資訊不斷,當發覺自己「頂唔順」時,建議暫時不要瀏覽社交媒體或看電視新聞,讓自己休息一下。另一方面,可以多加留意正面的消息,例如疫苗的研發、有患者陸續出院等。

 

  b. 留意身心情況

 

  嘗試尋找情緒反應的來源,多了解身體狀況,可以降低負面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亦能避免向身邊的家人及朋友渲染負面的情緒,間接建立了和諧的家庭氣氛及良好的人際關係。

 

  c. 身心平衡

 

  維持有規律的生活及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助於舒解焦慮和不安的情緒。此外,可以透過適當的運動,放鬆身心狀態並紓緩壓力。

 

  d. 尋求專業協助

 

  如持續兩星期或以上受情緒困擾,建議尋求社工、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或醫生協助,積極正視及處理情緒間題。

 

  盧:因為要減低傳染性,香港人大多躲在家裏抗疫,亦因此情緒大受困擾甚至得了情緒病,你有甚麼建議香港人可以一方面居家抗疫,二方面亦可以避免情緒受到困擾呢?

 

  何:a. 如常生活

 

  在家工作、網上平台學習、網上購物、打電話叫外賣。

 

  b. 尋找生活新方向

 

  培養新的興趣、多去關心身邊之前忽略的人、尋求信仰。

 

  c. 適量運動

 

  如在家中做簡單運動,對身心及免疫力都有幫助。

 

  d. 認清擔憂的事

 

  記下擔憂的事,然後計劃如何處理,例如購買口罩、消毒用品及其他抗疫物資。

 

  e. 施比受,更有福

 

  如果有10個口罩,建議分1個給有需要的人,「十一送贈」會令我們清楚知道自己擁有的物資,避免過度囤積,同時又可以為社區增添正能量,祝福更多有需要的人。

 

  f. 有危必有機

 

  在減少外出的時候,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家人,不妨運用這個機會,營造與家人互相關心的時刻,增進彼此的溝通。因為「限聚令」,很多聚會都取消了,但科技進步,可以用網上進行會議,甚至舉行生日會。疫情似乎阻隔了我們的「物理距離」,但卻可以成為我們關心別人的機會,口罩反而令我們不再有物理上的「時空阻隔」,更能拉近各人的心。

 

何崙醫生為私人執業家庭醫生,曾修讀香港大學醫學院社區精神科深造文憑。

何崙醫生亦是業餘魔術師,經常獲邀在各大慈善機構及教會表演。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