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疫情影響情緒!調查發現逾半家長現抑鬱、抗逆力低!專家建議用「五常法」減負面情緒

疫情影響情緒!調查發現逾半家長現抑鬱、抗逆力低!專家建議用「五常法」減負面情緒

健康解「迷」

  疫情持續逾年,日常生活巨變加上經濟受挫,影響港人情緒。有調查發現,逾半數家長最近有抑鬱症狀,約2成4人更有中度至嚴重抑鬱;而54%家庭的抗逆能力低,處於風險水平。有專家建議,家長要留意自身有否感低落或沮喪、暴躁、莫名心跳加速和呼吸不暢等徵狀,嘗試以「五常法」糾正負面思想。

 

  協康會幼兒駐校社工服務與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2月至3月合作訪問了502位家長,以了解其情緒健康、親職壓力、家庭功能及抗逆力。結果發現,5成6家長於過去兩星期有輕度至嚴重抑鬱症狀,約2成4人為中度至嚴重程度,他們的壓力來自疫下的經濟困難及需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子女等。調查又發現,54%家庭的抗逆能力較低,處於風險水平;41%的家庭融洽度低。分析指,抗逆力較低、家庭融洽度較低及養育子女壓力較大的家長,其抑鬱症狀更明顯。。

 

協康會區域經理方素碧(網上截圖)

 

  協康會區域經理方素碧指,家長可透過「五常法」技巧去改善負面情緒及想法,及在適當時間尋求協助。她指,家長需常留意自己的情緒反應及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留意自己是否出現低落沮喪、欠耐性及暴躁等負面情緒,又有否莫名心跳加速和呼吸不暢,籲家長常自我反問,「如子女表現是否真如想像般差呢?」,從而糾正自己負面思想。

 

 

家庭融洽度低較高危

 

  為減低學前兒童的家庭壓力,協康會今年2月至明年9月,將推出學前單位家長壓力介入策略計劃,運用認知行為介入法,根據家長的壓力程度,分別以個案或小組形式向他們提供支援。

 

  K3學童家長陳太,其丈夫失業,靠她一人工作養活全家,對她造成極大壓力,需找別人傾訴。陳太指,她在接受支援前的睡眠狀況不理想,心情狂躁,甚至想放棄女兒,但接受社工輔導後,形容內心「無咁多石頭」。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