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神經
脊椎是人體骨架的主軸,是所有活動的控制中心,除了擔負支撐身體的功能外,還主宰著我們的健康。一般人缺乏對脊椎的保健觀念,常常將腰痠背痛,駝背等常見毛病當作外表儀態來隨意對待,而不會認為是「生病」,導致身體的失衡狀況愈來愈嚴重。
人體控制中心
脊柱除了支撐人體的架構,也是保護脊髓最重要的支幹。人體除了特定器官外,全部都受脊髓神經所支配,如果各個支配器官的神經與脊髓之間傳導暢通無阻,各個器官就可正常發揮。
脊髓神經一旦受壓,便會直接壓迫到相鄰的脊髓神經,影響到神經訊息的傳達,控制身體的作用也就不完整;相應的器官便容易出現病變,誘發相關的病患或痛症。脊椎受壓失衡,主要發生在不良的體態、步態、姿勢或是碰撞、傷害等。
脊椎受壓
因脊椎受壓而病變不僅僅是引起頸腰部的疼痛和麻木,還會引起心律失常,頭痛眩暈,胃痛腹瀉,血壓增高,性功能障礙等,目前發現,有超過百種的疾病與脊椎有關。
人的脊椎一旦異常,可以出現諸多看上去與脊椎毫不相關的內臟疾病。這些疾病涉及內科、外科、神經科、內分泌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及皮膚科等。
病因不明的症狀
許多病人患病輾轉多家醫院、多個醫生,未能得到根本的診治,就是由於未能解決脊椎病變的原因。大家老是想像的脊椎、肌肉、關節、骨骼這類問題,卻沒有考慮胸悶、失眠、生理痛等的病理失衡。姿勢、體態和步態影響的層面,不只是外觀的美感,還會影響到身體日常的活動功能。
圖一:脊椎病症診斷表(網上圖片)
脊椎神經與相關症狀
附圖及下表把脊椎各椎節名稱、供應部位與受壓導致可能產生的症狀作為參考,方便平常自我檢查診斷。
頸椎神經
C1:頭部血液供應,大腦垂體,面部,腦部,中耳,內耳,交感神經系統
• 頭痛,神經質,失眠,頭部發冷,高血壓,健忘,慢性疲勞症,眩暈,偏頭痛,眼花,面癱,低熱
C2:雙耳,視覺神經,聽覺神經,鼻竇,舌,前額
• 鼻竇炎,鼻敏感,耳鳴,失聰,耳周邊疼痛,眩暈,視力下降,斜視,偏頭痛,胸悶,高血壓,失眠
C3:咽,肩,臉頰,外耳,面部骨骼,牙,三叉神經,交感神經
• 三叉神經痛,濕疹,咽喉異物感,胸悶,頸痛,牙痛,甲亢
C4:頭部肌肉,鼻,唇,口,耳,咽喉,臂
• 頭部肌肉痛,流鼻涕,失聰,咽喉異物感,胸悶,肩痛,牙痛,打嗝,甲亢
C5:食道,氣管,肘,聲帶,頸部脖體
• 氣管炎,咽喉炎,聲音嘶啞,眩暈,視力下降,心律不正,上臂肘痛,過敏性鼻炎,神經衰弱
C6:甲狀腺,副甲狀腺,頸部肌肉,扁桃腺
• 甲狀腺及副腺炎,手腕痛,斜頸,肩頸僵硬,上臂疼痛,哮喘
C7:大拇指,甲狀腺,肩關節,肘關節
• 富貴手,甲狀腺炎,畏冷,低血壓,心律不正,上肢後側麻痛
胸椎神經
T1:心臟,食道,氣管,前臂,包括手腕及手指
• 心慌,心悸,左上胸痛,支氣管炎,哮喘,咳嗽,呼吸不暢,手及前臂疼痛
T2:心臟,食道,氣管
• 心肌痛,心瓣膜炎,食道炎
T3:肺,食道,支氣管
• 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食道炎,肋膜炎
T4:肺,支氣管,食道,胸腔,膽囊
• 肺炎,肋膜炎,胸痛,乳腺炎,膽囊炎
T5:肝,脾,胃
• 肺炎,膽炎,脾腫,胃炎
T6:胰,胃,膽
• 胃炎,胰臟炎,膽炎,胃潰瘍,消化不良
T7:胃,十二指腸,胰島腺
• 胃炎,十二指腸炎,糖尿病
T8:脾,橫隔膜
• 抵抗力減弱,呼吸困難
T9:腎上腺
• 腎上腺炎,過敏症,麻疹
T10:腎臟,膀胱
• 動脈硬化,慢性疲勞,腎炎,腹脹,卵巢炎,糖尿病,前列腺炎
T11:腎,輸尿管
• 皮膚病,小粒疹,濕疹,胰腺炎,排尿異常,尿路結石,血壓異常,內分泌失調
T12:小腸,淋巴系統,上/下背部
• 風濕病,胃脹痛,糖尿病,腎炎,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低下
腰椎神經
L1:輸尿管,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大腸
• 輸尿管炎,大腿痛,尿床,便秘,腹瀉
L2:卵巢,輸卵管,盲腸,大腸,大腿
• 卵巢炎,卵巢瘤,宮外孕,輸卵管阻塞,盲腸炎
L3:膀胱,子宮,大腿外側,生殖器官
• 膀胱炎,子宮肌瘤,膝痛,月經不順,內分泌失調
L4:前列腺,腰部肌肉,坐骨神經
• 腰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排尿不順,尿頻,尿急,尿痛,背痛,腹痛
L5:小腿,足踝,直腸,膀胱,子宮
• 痔瘡,坐骨神經痛,膀胱炎,小腿痛及抽筋,足踝痛,腳冰冷,大腿無力
薦骨神經及尾椎神經
薦骨神經:直腸,髖關節,大腿後側,攝護腺,生殖器
• 攝護腺炎,髖關節炎,性功能疾病,脊柱側彎
尾椎神經:直腸,尾椎,肛門
• 痔瘡,尾椎痛,直腸炎,瘙癢症,坐下時脊柱疼痛,肛裂
我們日常有很多不明原因的病痛病症,以傳統西醫檢查,結果都在正常範圍,因此被判定為健康正常或是亞健康,但是病患的問題或不適感還是持續。體態卻不斷的改變,意味著身體已經失衡;身體若失衡,人體內最自然的自癒力就會慢慢降低,人自然容易變得疲憊、精神不濟、免疫力下降,各種隱疾病患都會伴隨而來。健康「正常」,卻忽略了對脊椎甚至脊椎神經的檢查,延誤了治療的先機。
至於中醫如何看脊椎,下囘談。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