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14

普桑自畫像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普桑自畫像 Autoportrait de Nicolas Poussin

帆布油畫 高0.98米 寬0.74米

畫家(法)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法國-1665羅馬) 年71

畫成於1650年,1797年收進羅浮宮

現展藏於羅浮宮黎塞留翼二層14室

 

  三十年前,我對普桑只知其名,但不知他在畫史的重要性,直至到一天看到電視訪問當時正在建造羅浮宮玻璃大金塔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記者問他,在法國這麼多畫家中,最推崇誰?直接了當答:尼古拉.普桑。一般慣稱為普桑;從那時起,我開始多看他的畫,間中也帶團友到收藏他作品的專用畫廳去看一兩幅,這幅自畫像肯定在參觀節目中。真的,如果問一位普通遊客舉個熟悉的法國畫家名字,一般都會舉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的大衛或稍後的印象派畫家如莫内之類,很少會提到這位曾長時期享有很高榮譽的普桑。

 

  普桑生於法國,死在羅馬;一生的藝術創作基本上在羅馬,在法國宮廷出任首席畫師不到兩年,也是他一生中最不愉快的一段日子。路易十三世及他的宰相黎塞留樞機主教想盡辦法將他請回法國,工作條件很好,手下有一大班工人跟他意思去繪製裝飾性繪畫。那正是他最不願意的創作方式,他喜歡獨自創作,不假他人之手去製作一幅又一幅有深邃哲理的畫作。他許多畫都是用古希臘羅馬神話為基礎,也有用聖經,特別是舊約聖經的故事去創造他的形象意念。

 

  這幅自畫像是為他的好友Chantelou在羅馬繪製的。Chantelou是普桑的知己及贊助人。畫面最重份量的是畫家本人,穿嚴肅煤黑色的長袍,凝視我們,頭抬起,面部表情近乎嚴峻,眼皮泛紅,額上略露皺紋。他的手放在結有紅絲帶的文件夾,背後在沒有圖像的畫布上有句拉丁文,明顯表示作者的身份。文字是:EFFIGIES NICOLAI POVSSINI ANDEL: /YENSIS PICTORIS. ANNO AETATIS. 56/ ROMAE ANNO IVBILEI /1650.

 

畫中拉丁文,明確作者身份

 

  他出生於諾曼底Andelys市及畫作年份及畫家出生地用拉丁文清楚列明。背景以抽象的幾何圖形襯托,左邊有位頭戴冠冕的女士代表繪畫。手,代表友情,朝著那女士,友情禮待繪畫,也暗示普桑對Chantelou的友情;普桑手上的戒指代表著忠誠不渝。畫的主題是畫家與莫逆之交的恩人的對話,亦是自己內心的獨白,平實地呈現他的堅毅性格,不斷探索哲學道德的問題。普桑所處的年代,宗教鬥爭非常激烈,但他一直保持冷靜旁觀的態度,從未有參與當時耶穌會對新教的過激行動。

 

繪畫與友情的符號

思考中的普桑

戒指暗示對友情的忠誠不渝

 

  普桑的畫重結構,色彩處理很具法國古典味,大有笛卡兒哲學的理性、秩序的因素。有不少畫作涉及宗教題材,但基本上是宗教熱誠的昇華,而非一般平庸的迷信執著。

 

普桑展廳一角

 

  羅浮宮為普桑的藏畫設有專廳,入口處有四幅很值得細心欣賞的春、夏、秋、冬。每幅差不多一樣大,高1.18米 寬1.6米。他將人生的階段以春、夏、秋、冬四季來顯示;春的光線是早上、夏是下午、秋是黃昏、冬是晚上。他在思考人生的出生,成長到衰萎的必然過程。

 

春天 或名人間地堂

原祖父母偷食禁果前,阿娃得意催使阿當去試禁果。

 

  春也名為地堂。原祖父母在未墮落前的狀況,天命規定不可偷食智慧果,但阿娃卻違天命,得意地鼓勵阿當去試禁果。

 

夏天 或名盧德與波阿次

盧德求波阿次批准她去收剩下的麥穗

 

  夏畫中有位女士跪在猶太地主波阿次(Booz) 面前,乞求批准去拾取收割後剩在地上的餘穗,她是個寡婦,各盧德(Ruth) ,最後被波阿次娶為妻,生育了以後帶致大衛的一系子孫,耶穌基督就是這系所出。在馬賽福音第一章耶穌童年史許多名字中可發現盧德(Ruth)及波爾次(Booz)的名字。Ruth在希伯來文指愛心,相反是Ruthless,惡辣暴戾。

 

  故事都是出自舊約聖經的創世紀、戶籍紀。

 

秋天 或名從福地帶回來的葡萄

上主對希伯來人的承諾

 

  秋或名為從福地帶回的葡萄,故事引伸自出穀紀;梅瑟派人從福地搬遷回上主答允希伯來人肥沃土地的產品。

 

冬天 或名人類被洪水毀滅

人人勉力自救,但純屬徒然

遅早全部毀滅!

 

  冬是最深沉的一幅,色調很陰暗,畫題亦名為人類在洪水中毀滅。也是聖經故事。洪水到,人人自救,但屬徒然,遲早全部死去,只剩下諾亞方舟上被選中的一群。畫中的方舟不清晰,這要猜普桑的心意。

 

  普桑在法國畫,特別是風景畫方面,一直影響深遠。最為明顯的是印象派後期的塞尚及更後的畢加索,他們都非常受普桑的影響,看他的畫,有種沉甸甸穩重的感覺,絕不輕浮。至今,藝術史家仍不斷問,普桑是個哲學家型的畫家或是宗教型的畫家,或者,兩者成份都有。不少史家認為,他能長時期受到尊重可能是他的畫作中含有很重的浪漫成份,但經他處理過,卻成非常帶古典趣味,耐看,促人思索,回味無窮的上乘的創作。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對美關稅措施實施反制,同樣加徵34%關稅,據報亦不會批准TikTok分拆出售。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6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jutice發表於 2014-7-20 01:17 AM
  • #7
  • 普桑的春夏秋冬圖,四季景色分明,尤其春夏樹木草原,青蔥茂密,繪得那麼細膩,層次分明,而秋冬的山石流水,生動自然,盡顯大師功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twilliamhk發表於 2014-7-18 11:35 PM
  • #6
  • 那四幅叫春夏秋冬的畫好似跟季節沒有直接關係,是否真的是同一系列嘅畫,還是後人因方便分類將佢地歸類成如此?或者這四畫是更好地展示一個聖經的故事——誔生、繁衍、興盛、滅亡。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4-7-17 05:13 PM
  • #5
  • 方舟如果係實情,咁今時今日啲人類咪個個都係白痴?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亞扁媽媽發表於 2014-7-17 03:53 PM
  • #4
  • 你指中國的大禹治水與聖經的諾亞方舟會否是同一事件?當時地殼不停變動吧,又或是去水設備欠奉,今時新界某些地區仍有此問題!

  • 引用 #2 ET 發表於 2014-7-17 12:56 PM

    各古老民族都有大洪水的傳說,看來是真有其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亞扁媽媽發表於 2014-7-17 03:48 PM
  • #3
  • 圖文豐盛,謝謝!

    好奇一問,可有典故顯示古時的葡萄真有乒乓波咁大?還是藝術家強調豐收的手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4-7-17 12:56 PM
  • #2
  • 各古老民族都有大洪水的傳說,看來是真有其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The Craft of Time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