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2022
將散步作為一種收藏視覺文化之旅:重新認識社區歷史,連結個人成長故事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不管M+ 如何持續惹來甚麼臆測與風評,它無疑帶起大眾吹奏Visual Culture,即視覺文化的認識及關注,包括建築、廣告、設計、霓虹燈招牌,甚至「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塗鴉大字」,無不與建構文化息息相關。我們畫會「丹青舍」一個剛移居英國、大半生當「數字佬」的高管會員欲報讀劍橋大學的視覺文化碩士課程,縱使獲邀面試,入學要求高到他要重新思考人生下半場的藍圖走向。
概因視覺文化的內涵,除了鑽研生活上不同介面的視覺功能,也指涉符號學和心理學等的分析,結合文化研究,拼湊出集社會學、人類學、生物學、藝術史等的跨學科,深入解釋世界,以及向世界提問。更重要是,憑藉這個知識庫,如何回歸並連繫個人成長經驗。
香港本來就急遽變化,世代更迭少不免,懷舊熱潮也從未褪色,加上香港人欲鞏固身份意識,貪方便都從社交媒體上取暖,兼溫故知新,使雨後春筍般的群組/IGer如《香港散步關注組》、《香港遺美Hong Kong Reminisce》、@citytype_hk、@hkurbanexplorer,與《懷疑人生就去When In Doubt》的散步錄像系列等,豐富並慰藉了無數視覺美感與心靈。
近年投身藝術策劃工作的前雜誌主編與前拍賣行公關大姐Rhonda,表示近兩年「投靜」,開始懂得安寧自處。心閒方得靜與定,也多得瑜珈訓練,讓她重新啟動兼拓闊視野,思考散策上的點滴,比從前看得更深更闊。
「小時候住九龍,在又一村上學,之後搬往港島住了廿多年,在公在私多與外國人溝通,到兩年前搬回九龍,感覺像個海歸派ABC,對周遭隔隔不入。」連office都在現如荒漠般「唔知想點」的尖東,可想而知這種港人身份認同的隔閡與窘態。但周末散步,讓她再度發現老區、小社區的人文風景。「工作忙,沒時間行山,就在小街穿梭,原來種了這麼多漂亮的樹。」
綠意盎然的樹木讓她「開竅」,因為街上不少樹木都有個QR code,玉手掃iPhone,就能連結樹的品種跟街道以至社區的歷史故事:「殖民地時期,英國人種了很多樹,在九龍塘走一轉,發覺英國人把差不多所有個英國地名搬了來香港。」
日行二萬步等閒事,同步肯開眼,才算本事。請Rhonda分享賞心悅目之最佳散策路徑,她如數家珍——從深水埗開始,經石硤尾大坑東邨,沿小路、樓梯行上又一村;在又一村,看舊宅、80年代的住宅、街名門牌,再經九龍塘小學,暢遊九龍塘的街道,包括Maryknoll 何東道然後到附近一帶蹓躂。
港島區那邊,Rhonda建議從中環附近的寶雲道起行,沿堅尼地道經聖若瑟小學慢步往灣仔一帶的老街;或可在跑馬地,循藍塘道,細看那些別致門牌,包括箕璉坊、比雅道、蟠龍道一帶的門牌,住宅名字也饒富美意,增添幻想。
悄悄望這小馬路,從前情懷再渡——對Rhonda來說,沿途風光好,綜合過往生活/家居雜誌編輯經驗,看那些牌匾設計字體,更一發不可收拾:「我是『對稱狂』,抗拒醜怪(誰不?),但英文橫排,與以前中文從右至左直排,縱橫交錯,還有那些別樹一幟的字體,就代表那個時代甚麼叫真正的中西薈萃。」
Rhonda把這些視覺記憶「再發現」轉成相片集,上傳到IG讓她結交了兩個新朋友,連遠在巴塞爾的外國朋友也好奇追問箇中故事,足見這些設計文化的小情小趣,幸好被我捷足先登,才有緣供大家在此碌著手機散蓮步。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