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2013

哈佛「錢途」通識教材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沒有人想成為金錢的奴隸,但有時候為了錢,或因太多錢,人往往迷失在物慾中。女士需要一個手袋,還是一個彰顯身份的商標?我曾在大學校園的集會中,見證一個年青人在台上疾呼生不逢時,畢業五年仍是工資微薄,買樓無望。年青人自覺悲慘,因而忘記了那是一個有關大學民主與自由的集會。為「樓」奔馳,看來只有錢才可以解放他困乏的人生。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 :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出版:先覺(中文版)/Farrar, Straus and Giroux(英文版)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針對的是世界已淪為一個大市場,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自由經濟學發展至非理性的地步,欠缺精神內涵的經濟現象,引導讀者思考市場和個人的道德極限。

 

  作者邁可.桑德爾是在哈佛大學任教三十年的知名學者,他在大學講授的「正義」通識教育課程,兩年前結集成《正義:一場思辯之旅》一書外,也獲哈佛大學創校以來首次把課堂內容製作成錄像節目,向全球公開。而此書探討的倫理學、經濟學和市場的關係,部分內容是《正義》一書的延續,但較易讀和大眾化,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通識教材。

 

  桑德爾在書中沒有提出創富或脫貧的先機,卻提供大量案例,反映全球經濟及商業活動,已發展到甚麼都可待價而沽的瘋狂現象。你知道嗎?二千年時俄國一具火箭,帶著某著名薄餅集團的巨大商標,直奔太空執行任務。美國一位單親媽媽,甘願當人肉廣告板,在前額以剌青刻上某賭場的網址。在南非,花十五萬美元便可獵殺瀕臨絕種的黑犀牛。在印度,「愛情結晶」唾手可得,因為找人提供代孕服務是合法的。在英國,作家菲.維爾登接受意大利某珠寶公司的贊助,於是,他小說中多次提到主角戴著該品牌的珠寶。博彩活動也發展到拿今年哪位名人會死亡來下注……生命就像是連場玩笑,更是層出不窮的致富商機。

 

  桑德爾通過案例引導讀者反思反省。由金錢獲得的種種特權,如何逐漸進佔公民的生活和公共領域,他多次強調社會日益商品化,會帶來「不平等」和「腐化」。道德和正義不斷受市場和金錢腐蝕,出現敗壞和混亂的社會風氣,世人將喪失美好生活的理想。

 

  延伸閱讀桑德爾的著作的樂趣,是到互聯網觀賞他的公開講座真人騷,去年十二月他配合《錢買不到的東西》中文版出版,到台灣演講,席間和年青人有連場精彩的互動,他心思縝密,靈活引導發言觀眾間的辯論交流,學生為內地春運的黃牛票、台灣媒體壟斷、便利店存在的利弊踴躍發言。桑德爾是位優秀的演說家,喜歡他的著作外,也連帶喜歡這位深受學生愛戴,心胸廣闊的學者。若年青人能追求心中富有,不做金錢的奴隸,做自己的主人,那才是美滿人生。

 

  桑德爾在書中有段發人深省的結語:「市場的問題其實是關於我們想要如何共同生活的問題。」所謂民主,「不代表完全的平等,而是不同背景和社會地位的人能在日常生活中相遇、相碰撞,這樣才能學習克服和容忍彼此的差異,才會在乎共同的利益。」再讀這幾句話,放諸國難當前的中國,此時此刻的香港,特別叫人動容。

 

桑德爾去年於台灣的演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