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2014

《何者》日本大學生的求職心戰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成名要趁早,24歲的朝井遼是日本文壇閃亮新星。去年獲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賞」,20歲寫的暢銷作品《聽說桐島退社了》獲新人獎,還被拍成電影。新作《何者》,把日本大學生投身社會前為求職打拼奮戰,真實得令人揪心的複雜面貌,以輕鬆而尖刻的筆調呈現。

 

書名:《何者》

作者:朝井遼

出版:貓頭鷹(中文版)

 

  讀小說《何者》,在求職高峰期,一班快將畢業的大學生,紛紛忙著鑽硏求職策略,琢磨寫求職信的字句,費煞思量。當中的主角拓人,是校內劇團成員,熱愛寫劇本,他對同學間焦慮不安的求職百態,冷眼旁觀,揶揄嘲笑,當中不乏精句,相信也是愛自由創作的作者的夫子自道。

 

  「面試就像打出手上的牌,反正不管哪種牌,都是蓋著出去,所以怎麼胡扯都可以。」

 

  「求職讓人痛苦,因為一直沒辦法被取錄,遭人拒絕。另一則是把沒甚麼了不起的自己,說成很厲害的樣子。」

 

  「愈早模擬面試,愈提早開始欺騙自己。」

 

  然而,拓人看似冷靜清醒,卻被現實步步進逼,當身邊同學紛紛接到取錄通知,自己仍是求職落空,他愈是躲進以「何者」為推特(Twitter)匿名帳號的秘密花園。

 

  直至有次意外地被一位同是求職不遂的女同學,從手機識穿他的內心黑洞,以否定和嘲笑別人的努力,來肯定自己成為Somebody,但她認為:「自己只能變成自己,只能讓悲慘得要命,遜斃了的自己,想辦法接近理想的自己。」

 

  出乎意料的結局,是拓人和兩位求職者接受面試,答三條問題,他表現彆扭,卻願意面對「遜斃了」的自己,呈現真實自我。

 

  《何者》透視了日本職場的嚴苛殘酷,年輕人為謀一職而對人生的熱情減退,服膺於現實,而主角的覺醒未必能為他謀得一職,卻令他跳出人心黑暗面,重拾人際間的信任和支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