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2018
罌粟花背後,你知道marimekko的意思嗎?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男性設計師大多數對色彩鮮豔的室內設計和裝飾都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多得幾位女同事多番介紹marimekko背後的品牌故事後,我開始對這個芬蘭牌子產生感情來。
marimekko於1951年由Armi Ratia (1912-1979)女士成立,她主張生命是活出來而不是裝出來。人類的生活應該每天思考和尋找滿足的真諦,而盲目追求潮流是沒有必要的。她説人盡可能跟隨心中的導航燈,而不是外在的影響。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常常提到北歐人的生活和設計是同出一轍。Armi的品牌理念正正就是他們自身的生活態度。他們常常強調幾個詞語:Fairness(公平)、Together (一起)、Joy(歡樂)。設計的初衷不是應該與用家一起製造生活的歡樂嗎?而且工廠工人應得到公平待遇,他們才會把生產視為製造快樂的使命。
「marimekko不是潮流品牌。我們只做永恆的設計。永恆的設計有時又成為潮流的循環。」Armi在1978年說道。她說設計是生活,是一個欣賞和接受生命的一個過程。對的,當設計是為人的生活而做,就沒有了潮流的包袱,設計才稱得上是永恆和以人為本。另一位建築大師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常常說的「Less is More」大概也是同一理念。從品牌的產品可看到,1950-70年代的布藝設計在二十一世紀的商店內完全沒有違和感,就會知道甚麼是永恆的設計。
他們現時仍然在發源地芬蘭赫爾辛基生產和印製花布,除了是因為赫爾辛基是他們家外,亦是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他們希望這樣可以培養出芬蘭的設計和印刷人才,令芬蘭人對自己的國家加了一分歸屬感和驕傲。除了芬蘭,世界上有其他產地都為marimekko生產,例如中國、土耳其、瑞典、泰國和意大利等。他們的生產合約都堅決保持透明度、平等貿易和環保。而且他們強調,原材料是來自可持續發展的森林,2016年的一個系列甚至用布廠的線材廢料來Upcycle成為新布。
「公平對待所有人,和所有事物」是marimekko的信念,公平,不單單是對客戶和工人,更是對資源和整個地球。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