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6
日本的民藝
日本人重視傳統,在日本常看到一些百年甚至千年的老店。不久前在香港放映的日本記錄片《潮拜築地》介紹世界唯一的最大魚市場,從中就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敬業和專業傳承。旅行日本,也常會看到一些傳統的工藝品。這些民間工藝主要不是供擺設的藝術品,而是有實用價值又有質樸美感的器物。一些有歷史傳承的手藝,在日本稱為「民藝」,有特殊的歷史脈絡,是珍貴的傳承,不只是精妙的手藝,而且是以雙手、透過每一個器物所傳達的真誠心意!
提出「民藝」這個詞的,是日本思想家、美學者、宗教哲學者柳宗悅,他生於1889年,1961年去世。他發現一般人的生活日用品,除了實用價值之外,更有美學的價值。而且,不同於為了追求美感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品,民藝品的美學價值,正存在它的實用性當中。1920年代,他提出「民藝」這個詞彙,發起民藝運動。為了提倡民藝之美,他走遍日本各地,搜集這些樸素溫潤的民藝作品,更在東京設立「日本民藝館」作為展示場地。多年下來,藏品竟然高達一萬七千多件。柳宗悅對民藝的熱愛,由此也可見一斑。
受民藝大師柳宗悅的精神所啟發,日本資深媒體人美帆,耗時五年由北至南,走訪了從北海道到沖繩的各小村落,尋找日本傳統手工藝的本源地,與四十多位日本民藝職人或工藝匠師對話,其中有多位是被視為最後人間國寶的大師。她寫成了《誠實的手藝》一書。
《誠實的手藝》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魅力來自書中精心拍攝的圖片,也來自作者美帆的淡雅文字,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本書的主角──那些匠人,以及他們製作的民藝作品。
延續著柳宗悅的民藝思想,本書作者四處探訪,藉由與工匠的對話,帶我們走進民藝世界當中,從木雕到漆器,從掃帚到玻璃。
採訪對象,幾乎都是已經傳承百年以上的老店,有些甚至更長,比如位於京都的「唐紙屋長右衛門」,1624年創立,至今已經將近四百年的歷史。能夠被列入傳統工藝項目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經過百年以上的累積。
時光的淬煉,讓民藝品本身有了歷史與文化的厚度。然而傳承不易,許多技藝到了今天不免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許多手藝超群的工匠,如今都已年邁,而培養一名新的工匠,卻必須花上漫長時間。
不過,作者也讓我們看見,在這樣並不明朗的前景下,仍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勇於接下傳承的棒子,並運用創意,為百年傳統找到新的出路。比如以出產九谷燒聞名、位於石川縣的「上出長右衛門窯」,自1879年創立以來,至今已到第六代,新一代的主人上出惠悟出生於1981年。當年他想繼承家業,甚至被父親勸退,因為「這種工作無法養活人」。但在上出惠悟的堅持下,九谷燒有了一連串的創新,甚至與歐洲的設計師聯手,將這傳統工藝帶進世界舞台。前面曾經提到的「唐紙屋長右衛門」,也是在年輕一代的掌舵下,有了新的品牌、新的風貌,並與國際有更多的交流。
這裡介紹《誠實的手藝》一書中提到的幾種日本的著名民藝,讀者旅行時也許可以嘗試收集。
御釜屋•南部鐵瓶
這是一種名揚國際、有收藏熱潮的「南部鐵器」(包括鐵壺與鍋具),能夠冠上「南部鐵器」這名稱的,只在岩手縣盛岡等地生產。必須經過一百多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的「御釜屋」鐵茶壺,是用傳統工藝的燒型法製成。用鐵瓶燒出來的水很美味,可補充鐵質,此一功效已得到科學的論證。一個鑄型只能製作一個高級鐵瓶,鐵瓶表面是匠人一筆一筆手工繪製的紋樣,同樣的紋理不可能有第二個。這也可以說是鐵瓶的生命。
九谷燒
代表日本彩繪瓷器最高境界的九谷燒,以濃重鮮麗的釉色和畫風從傳統到革新。「上出長右衛門窯」第六代掌門上出惠悟,打破「石川縣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和西班牙設計師亞米.海因聯手,創作出洋溢著獨特現代感的作品。
芭蕉布
取材自大自然、不使用任何機器、工序相當繁雜的純手工藝品「喜來嘉芭蕉布」,是最古老的沖繩織物,同時也是世界珍品:二戰後沖繩的絲芭蕉瀕臨絕種,92歲的喜來嘉敏子全心投入恢復保育,一棵絲芭蕉需種植三年,才可以提取出可織布的纖維20克,而製作一件和服所需原木的數量就高達200棵左右,芭蕉布須經過21道工序才可以製成。
西陣織
「西陣織」裡含有75%的絲綢和20%的金箔銀絲,故又被稱為「能紡織的金箔」,一千多年來都是日本天皇貴族們的訂製品。經過反覆改良織法,酒吧DJ細尾真孝將西陣織帶進國際精品視野,躍上巴黎、紐約等國際時裝舞台,成為國際時裝布料新秀。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誠實的手藝》
作者: 美帆
由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