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2022

讀歷史乏味?是因為歷史作者寫的東西不真實?聽歷史學家巴巴拉‧塔奇曼怎麼說!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這句話說明人類社會的悲劇何以會不斷重複出現的原因,也說明歷史教訓對人類社會是何等重要。

 

  歷史著述大都為當權者服務。我曾經寫過:歷史除了人名和年份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和年份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

 

  想不到塔奇曼也有類似說法。她說:虛構作品即使和事實不沾邊,也常常建立在現實之上,並且能從中感知到真相——往往比一些歷史作品更為真實。

 

  但假如寫的是忠於真實的歷史,那麼就「歷史比小說更精彩」。因為小說家馬克吐溫說過,真實比小說更荒謬;寫小說要情節合理,講邏輯,但真實生活往往是不合理、不講邏輯的。因此,如果歷史據實而寫,它所呈現的真相,就比小說更精彩。

 

  塔奇曼關於歷史寫作還有以下的經典語錄:

 

  理想的歷史寫作,應該是勉為其難地用文學藝術的手法,把過去的事實中最有情感價值和知識價值的部分呈現給普通大眾。

 

  最好的歷史作家,是能夠把事實證據同「最大規模的智力活動、最溫暖的人類同理心以及最高級的想像力」相結合的人。

 

  當我說自己像個藝術家時,我意思是,我發現自己一直能抓住一些蛛絲馬跡,感知到歷史的真相,然後再小心地積累證據,最後傳遞給讀者。

 

  敘述歷史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和直接。它需要編排、組合和計劃,就像作畫。

 

  人們感到讀歷史乏味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歷史作者寫的不是真實的東西。虛假的東西沒有血肉,也不好看。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