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2018
【知識和運氣哪樣重要?】巴特蘭的破爛茶壺
知識就是力量,古董文物知識就是財富!
一名英國收藏家兩年前用15英鎊買了一個破爛的舊青花茶壺之後送去Woolley & Wallis 拍賣。拍賣行的專家指它可能是美國首位陶瓷師巴特蘭John Bartlam 的作品,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給它10,000-20,000英鎊的估值,落槌460,000英鎊,買家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代表大都會博物館競拍的十八世紀古董專家謝利高Roderick Jellicoe 於拍賣完畢後表示:「這茶壺代表著美洲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件國寶。」
巴特蘭原居英國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於1760年左右與家人移居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後,採用當地的陶土礦製造陶瓷製品,被視為是美國首位陶瓷師。
巴特蘭後來回到英國居住,帶了一些陶瓷作品回去,這個茶壺估計就是當年留在英國的作品,美國反而比較少見到巴特蘭的作品,
巴特蘭的傳世作品非常稀少,除了這個破裂的舊青花茶壺外,相信只餘六件。2013年 1月 25日紐約佳士得拍賣一隻青花碗,有衝,估值30,000-50,000美元,最終以146,500美元落槌。
拍賣行的專家說的沒錯,巴特蘭的作品除了特殊歷史意義,工藝、藝術價值其實不高,因此鮮為人知,大漏的情況才會出現。
十八世紀中葉正值乾隆盛世,當時民窰的燒造技術已飲譽中外,遑論官窰器,而西方國家還停留在以燒製軟胎瓷器Soft-paste Porcelain 為主的階段。
巴特蘭的作品全是軟胎瓷器,燒成溫度比較低,與當時中國燒造的高溫硬胎瓷器Hard-paste Porcelain 相比較,在工藝方面相對落後。
歐洲原來於十六世紀中葉已經試圖仿燒中國的高溫硬胎瓷器,但由於還未了解中國瓷胎的礦物成份主要為高嶺土,故只能以陶土混合玻璃粉、滑石粉、長石粉、石灰粉造胎骨,效果當然並不理想。
中國在唐代(618-907AD)已成功燒造高溫瓷器,而在歐洲,成功燒造軟胎瓷器的麥迪池瓷器Medici Porcelain 要遲到1575-1587年期間,在意大利的翡冷翠Florence 才出現。
下圖是一件於1765年英國修爾斯出產的軟胎秞上珐琅彩瓷盤,現藏倫敦維多利亞與亞爾拔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這件瓷盤除了是軟胎之外,其燒窰技術、畫工,與康、雍、乾時期的珐琅彩瓷器精品相比較,實在不遑多讓。
這類軟胎釉上珐琅彩瓷,我在十多二十年前於倫敦的古董店偶然見到,同行的英國朋友大力慫恿我購買。當年我對這類軟胎彩瓷所知有限、不辨真假,只覺得畫工技巧高超、圖案賞心悅目,但考慮再三,最終放棄。現在回想,當然是後悔不已。
經營古董文物生意的古董商,古今中外都一樣,都會有「走漏眼」、「走雞」的情況出現。錯把垃圾當國寶,或將國寶看成垃圾的故事,不少在古董商的圈子廣泛流傳,引為笑談。這些錯把馮京當馬涼的錯誤其實與運氣無關,只與知識有關。
巴特蘭舊青花茶壺的賣家以15英鎊出讓一件國寶,當然是對巴特蘭此人、十八世紀美國軟胎青花瓷器一無所知;反觀買家以15英鎊的投資賺取大概460,000英鎊的利潤,其實不只是運氣重要,而是知識更為重要。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