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17
Haute Couture迴光返照?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時裝業的制度崩壞,已經是不爭事實,現在甚麼都要快,甚麼都要玩噱頭,甚麼都要講求經濟效益,時裝不再是時裝,已經變成一種純粹賣弄Branding的商品。有人慨嘆今非昔比,文化衝擊令時裝變質,不過亦有人認為能夠賺錢就是成功,就是王者,管他是甚麼方程式和層次。像早前剛推出市面,被炒賣至天價的Louis Vuitton和Supreme聯乘系列,又或者是Fendi和BigBang成員太陽合作的膠囊系列,其實都反映了一切。
人各有志,各為其主,既然道不同不相為謀,有設計師選擇和主流分道揚鑣。法國鬼才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在早前接受《WWD》訪問,談論了他對時裝業的一些看法,以及在成衣系列停產後,專注高級訂製事業的近況,他解釋當初決定不再推出成衣設計,正因為看到所有品牌都只顧做Branding推廣,而他相信只有高級訂製才可以真正以人為本,實在地為人客度身做衣裳的滿足感更大。對時裝設計及剪裁執著的設計師,高級訂製就是他們的烏托邦,是時裝業的國寶級珍品,但亦眾所周知是一條不易走的路,很多巴黎老字號時裝屋都抵擋不住潮流文化衝擊而相繼撤退,自千禧年後,高級訂製已被認定為「夕陽工業」。Jean Paul Gaultier偏偏反其道而行,有人認為是不智,自以為懂做生意的人挖苦他是被成衣世界淘汰,才逼不得已要避走高級訂製。但看來大家都估計錯誤,Jean Paul Gaultier總經理早前便向媒體表示,品牌的高級訂製訂單在過去兩季都升了超過20%,創了歷史新高。就連Schiaparelli和Masion Margiela的高級訂製都錄得增長,領軍的Chanel、Dior、Valentino和Armani Privé更不在話下。究竟發生甚麼事,高級訂製工業不是垂危的嗎?
近幾年,在法國高級時裝協會(The 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outure)的成員名單及時裝周時間表裏,其實都看到有不少新名字加入,如Viktor & Rolf、Maison Margiela、Alexandre Vauthier、Stéphane Rolland 、Ulyana Sergeenko和Yiqing Yin,老牌時裝屋Schiaparelli和Loris Azzaro相隔數十載再重出江湖,Dolce & Gabbana亦開發了Alta Moda,Fendi於2015秋冬季也加入高訂行列。闊別高級訂製7年的Azzedine Alaïa在剛剛的時裝周亦再披甲上陣。荷蘭新星Ronald Van der Kemp以二手古著服設計的Demi-couture系列,以及今年才加入高級訂製行列的新品牌Hyun Mi Nielsen,都受到業界注意。好幾年前,全球高級訂製的客戶不超過200人,雖然現在沒有新統計數字,但相信人數一定有上升趨勢,又或者客戶消費額度提升,才導致出現增長。前蘇丹王妃Mouna Ayoub坐擁過千件Couture固然是超級大客戶,來自中東、中國和俄羅斯的富豪太太亦陣容鼎盛。新冒起的泰國超級「名媛」Maymay Savan,更豪氣地表示可以一口氣訂購10件Dior Couture。
高級訂製工業忽然迴光返照,富人掘起固然是原因,但這是否意味追求設計和手工質量的消費者,對時裝設計的變質和過度商品化,開始產生抗拒?上流社會名媛太太,是否愈來愈不屑粗製濫造的Street Fashion?物極必反,正如Jean Paul Gaultier所言,當市場充斥一堆挑釁性的假時尚,大家才會明白到高級訂製的可貴。我們看過最不堪濟,就會知道甚麼是好,甚麼才是真正時裝。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