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2023
品牌換設計師就如吃生菜:將目標放在沒設計背景的名人明星身上,真的行得通?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俗語有句說話「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最好用來形容現今時裝界,由潮流興衰速度、消費模式、營商手法到整個制度都近乎徹底崩壞。名牌商品不理性加價,消費者盲目追捧潮流,新生代設計師被商業化,還有集團企業對盈利的過度迷戀,通通都有份將時裝業界打造成今日模樣。
當大家以為一個端好的Bottega Veneta可以長做長有,怎料到前途大好的Daniel Lee只短短效力了三年便要離開,但原來「沒有最短,只有更短」,Bally於上星期宣佈效力了一年半的創作總監Rhuigi Villaseñor將離任,而在短短一星期內,另一品牌Ann Demeulemeester亦宣佈與新上任的Ludovic de Saint Sernin分道揚鑣,但他的壽命比Daniel Lee和Rhuigi Villaseñor更短,只做了一季便要被分手。水性楊花在男女感情世界司空見慣,估不到在品牌世界一樣存在。
其實早在2009年,法國品牌Ungaro已經「打破傳統」,找來女星Lindsay Lohan擔任藝術總監,引起時裝界嘩然,因為當時很多業內人士都不看好,認為一位明星根本難以擔大旗,而結果最終如大家所料,她只做了一季便離開Ungaro。不過時裝界似乎沒有吸取教訓,意大利男裝品牌Brioni於2016年請來街拍紅人Justin O’Shea擔任創作總監,最終彼此關係亦只維持了六個月而已。今年三月Trussardi宣佈與Benjamin A Huseby和Serhat Işık分手,他們亦只短暫做了三個系列。有品牌會認為明星效應和潮流效應能夠推動改革,所以才摒棄傳統將目標放在沒有設計背景的名人明星身上,而在物色設計師的時候,則會以人選有沒有自家品牌,品牌是否受歡迎為優先取錄。而Rhuigi Villaseñor的Rhude、Ludovic de Saint Sernin的自家同名品牌、Benjamin A Huseby和Serhat Işık的潮流品牌GmbH,還有剛剛被Louis Vuitton委任的饒舌歌手Pharrell Williams,便正正符合以上條件。
但從近年品牌個案去分析,其實從品牌內部晉升成為創作總監的設計師,與品牌之間更能維持關係,當年Frida Giannini便做了十年Gucci女裝創作總監,Sarah Burton掌舵Alexander McQueen亦大大話話有十三年,Virgine Viard獲Chanel晉升至今亦已有四年,更愈來愈受重用。Bottega Veneta於前年亦晉升Matthieu Blazy為新任創作總監,暫時彼此關係看似穩定。不過現實似終歸現實,所有老闆都只看生意數字,更何況今日的集團企業在市場競爭和成本效益計算下都缺乏耐性,今日的時裝品牌和設計師關係再好,他朝一日都會因為意見不合而分手,只是沒想到,他們可以水性楊花到這個地步,跟設計師玩一年半載就生厭。所以你話,今日這個時裝界,有多可悲呢!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