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2024

何謂「適婚年齡」?生理、法律、經濟上各有不同定義!遇見對的人,就是你的適婚年齡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yu 阿愚

    Ayu 阿愚

    曾任職傳媒行業,不學無術,筆耕半生才悟出「識人好過識字」的大道理。患有輕度社交障礙,依靠與異性溝通來緩和不安情緒;習慣在單身主義與渴求歸宿的兩極中矛盾穿梭。

    我單身但我快樂

    逢周三更新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有關適婚年齡的梗——

 

  理想的結婚年齡是幾歲?

 

  「生理上來說是15歲,法律上來說是16歲 (香港/須父母同意),社會上來說是26歲,文化上來說是30歲,經濟上來說是35歲,邏輯上來說是沒有。」

 

  去看留言,我笑了!大家似乎相當有共鳴,甚至覺得經濟上那個數字可以再稍稍推遲。而邏輯上嘛……也沒差,人愈理性,愈不想受任何人事物束縛。

 

  想想舊年代,人們確實是順應著生理變化而活,稚氣才剛褪去一半便結婚產子,那時候社會需要勞動人口,一家十餘口是常態。盲婚啞嫁,好與不好也要相守一輩子。就算婚姻不如意,也不會有離婚這個選項,你能做的,只有含淚忍受。

 

  進化成自由戀愛的這些年,大家對婚姻二字雖有不同詮釋,但心理上還是離不開「害怕」。怕沒人娶、怕嫁錯郎、怕被責任束縛、怕經濟負擔太大、怕婚後關係生變…… 還未結婚,便已先預計大家有可能走到離婚那一步。慢慢地,有些人覺得早婚也無妨,即使婚姻不睦,趁年輕回復單身,或許尚有本錢另覓好對象。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錢鐘書寫在《圍城》裏的這一句,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話雖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剛在圍城裏逃出,便已急不及待想返回城內。

 

  根據政府統計,每年結婚的總人口當中,約有逾3成半以上屬於再婚,這意味著有1/3重獲新生的勇士,自願再一次受困。當然,婚姻組成結構裏最重要的元素是人,人不對,連帶所有東西變歪。汲取過經驗,下次選的對象理應比較靠譜,再婚的話,大概也不會比上一段關係更糟了吧!

 

  但願如此。

 

  事實是,香港與其他已發展國家同樣,遲婚、不婚的趨勢有增無減。按統計處資料顯示,女性初婚的年齡從1991年的26.2歲至去年的30.9歲,而男性則是由29.1上升至32.5歲。而25至64歲的年齡層當中,從未結婚的人數亦是按年增加,女性有595,200人,男性則為615,500人,佔其人口比例中的27%及32%。

 

  這合共過百萬名單身人士當中,有的可能從未遇上過一個談婚論嫁的對象。說到底,我們其實沒有必要被年月捆綁,適合的對象何時出現,適婚年齡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否則,勉強湊合,與一個不怎麼喜歡的人生活,還不如自己一個更自在。

 

  留言中有人笑說,這年頭75歲結婚就最好,一結婚便白頭到老,既沒有體力外遇,大概也不太會有供養父母跟婆媳糾紛等問題。想當然,亦不用顧慮生男生女和小孩教養等等。

 

  喀……有道理,要是不怕人類滅絕的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TikTok美國禁令生效前大批「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你認為該現象會否對中美文化交流帶來正面影響?特朗普暫緩禁令後小紅書熱潮會否持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