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7
縮表非新事物
不少人謂美儲局縮表是未之有過的事,但這不確,因為歷史上,美儲局曾縮表N次。
從美儲局歷史上6次縮表的情況可以發現,縮表對美國經濟造成較大下行壓力。1920年以來,美儲局共計6次縮表,基本對應世界大戰停戰或經濟危機風險解除後的1至4年,時間持續1至2年,規模2至15%。
1920至1922年︰一戰期間融資需求劇增而擴表後,美儲局主動縮表,導致股票下跌,經濟下滑。
1930年︰美國大蕭條時期,被動縮表,導致股票下跌,經濟崩潰。
1949年︰二戰時擴表支持戰爭之後,美儲局主動縮表,導致股票先抑後揚。
1969年︰因為馬歇爾計劃,美儲局被動縮表,導致股票和經濟均受小幅衝擊。
1978至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被動縮表,不過未能抑制通脹,股票、經濟下行。
2000及201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和911恐怖襲擊後主動縮表,由於這是美儲局短期流動性救助措施退出而導致,影響不大。
上述應尚欠了一個應是2005年的縮表,但今時找不到資料暫不談。
現資金流動較1920年活
美儲局之前的縮表,有被動的,有主動的,今次就是主動的,跟今次縮表情況相若的是1920至1922年那次,是先擴表,而後縮表的。不過,跟今時不一樣的是,當時的環球金融市場沒今時般的緊扣,起碼資金流動沒今時的活。
單純來說,縮表導致流動資金減少,變相加息,同時吸引資金進入美股美債,對金銀利空。不過從歷次來看,美儲局縮表對美國經濟影響較大。
要明白這個本來簡單的供求關係,如果大家都是按數據辦事,本也沒有甚麼不可預期到的,可是,央行們會真按數據辦事嗎?不會,且看圖一的漫畫,就是揶揄耶倫一直強調的所謂Data Dependent,是不會的。若不是Data Dependent,就即是會有點唯心了,即是按利害而出牌,不是按數據而出牌,只因為我們今時環球央行所買入的資產已逾7萬億(圖二),這個數認真不少,要退,究竟是你退先還是我退先,還是一人退一下?因為誰退,誰息升,就會帶動其匯率上升,一場貨幣戰就可以啟動。
今次市場除關心公布的縮表進程外,還會關心點陣圖,即是美儲局官員對息口後向的預期。
市場本以為美息加不了多少,但上周的美通脹數據,又使市場要重新檢視美儲局的加息路向。
市場重新檢視息口後向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在9月15日的報告中指出,與6月份預期(圖三)相比,預計年內不再進一步加息的FOMC委員數量或將增加,雖然料不足以令點陣圖中值下降。
對於未來2年的前景,「FOMC的看法將繼續與目前的市場定價存在差異」,摩根大通預計,FOMC對2018和2019年每年加息3次的預期不會改變;同時預計2020年要麼不加息,要麼加息一次。
加拿大皇家銀行經濟學家Tom Porcelli、Jacob Oubina和策略師Michael Cloherty在9月15日的研報中寫道,FOMC的2020年點陣圖是本次要關注的大事。
Wrightson ICAP經濟學家Lou Crandall撰寫報告稱,儘管美儲局將在9月20日維持利率不變並宣布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最大的問題是美儲局將如何為12月是否加息的辯論確定框架。
美債息在這一兩天已上移了,就是為這縮表和點陣圖作「歡迎」?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